葉馳眉頭一皺:“這不一樣嗎?裝了左邊再裝右邊。架子搭好再弄抽屜。”
連生嘆了口氣:“你先把抽屜弄好了,搭架子的時候不就能省力了嗎?”
兩人對視片刻,同時伸手從茶幾包裝里抽出自己需要的板材,開始默默組裝了起來。
這一晚,三十五棟三室一廳的回字樓徹底搭建完畢。等到人們一覺睡醒,小機器人們就連道路都已經壓好了。
蔡宗河猜測的速干水泥,聞柏舟也確實帶了一些過來。但這批水泥并不是用來建房子的,而是用來建設小區路面的。
基底的土地混了土地粘合劑,讓沙化的土壤重新變回了原本的模樣。再在這之上,用速干水泥覆蓋了一層。
等水泥干透后,青鸞又讓小機器人們連夜在表面噴涂了幾層的抗腐蝕涂層。
雖然在酸雨強大的侵蝕性下,這樣的操作未必能堅持多久。但是……當人們第一次離開船只,走進自己在地面的家園的時候……
不管是聞柏舟還是嚴峰,他們都希望幸存的人們看見的,是一個嶄新又整潔的家園。
至于日后酸雨海水損毀路面的事情……再多給一點時間,他們肯定能研究出好用的材料。
地面生活區忙得熱火朝天,養殖區那里也閑不下來。
幾個工作人員都是蔡老爺子生前選的,他們等待這個養殖區啟用等待了很久,現在有了這么大一批養殖動物入住,他們簡直恨不能一天24小時都守在養殖房里。
為此,他們還悄悄背著聞柏舟排了一個兩班倒的排班表,以保證任何時間聞柏舟來了養殖區,都有工作人員可以跟著學習經驗。
這樣高強度的忙碌了半個月,格子間里的小雞小豬們,也成功度過了第一個十五日觀察期。這期間除了幾只小雞或許是因為溫差去世,再沒有其他損失。
可即便如此,澤城養殖區的工作人員們也格外懊悔,只覺得如果自己再細心一些,或許一只小雞都不會出事。
聞柏舟只好花了一些時間,給他們講了不少養殖場莫名死小雞小鴨的事情,想告訴他們第一次養小動物,就是很容易出現各種紕漏。
可案例越聽越多,養殖區的工作人員們卻還是自責。聞柏舟想了想,干脆專程給他們開設了幾場養殖難點課程。
課程主講人是手機里的吳教授,課程助教是高強度補習過的他自己。
大家湊在一塊看過幾節網課錄像,情緒才終于輕松了起來。
無論如何,死掉的小雞已經死了。他們要盡力保證后續的養殖事宜。
等聞柏舟從養殖區里走出來,再次去往地面生活區的時候,就連兩室一廳的三十五棟樓都已經封頂完畢。小機器人們開始在最后的空地里爬上爬下的修筑單人住宅樓。
單人住宅樓已經建好了幾棟。它雖然也是三層樓,卻不是回字樓的設計。一字型的排屋矗立在在三室一廳與兩室一廳的回字樓片區的中間,像是一個間隔符號。
這樣的樓,船市的許多人都沒見過。正成群的好奇地在樓里參觀嬉鬧。
聞柏舟帶著芬里爾,跟著律恒在生活區里慢慢的走,他聽著那些被風吹來的嬉鬧聲,似乎已經看見了船市幸存者們入住的模樣。
青鸞積累了幾十棟樓的經驗,單人住宅樓就修得更快一些。聞柏舟只回去休息了一天,就看見地面生活區里又立起來了好幾棟樓。
“不行,青鸞速度好快,我們也得趕快回去一趟。”聞柏舟吃著早餐,聽著船市里永不止息的海浪聲,突然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