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只見二觀主已是汗如雨下。突然又一道拔劍的聲音,原是三觀主忍耐不住,上前相助,挺劍刺向玄空背後。
大觀主見三弟沉不住氣,竟不阻攔。他心中自有盤算:“老三出手刺人後背,那玄空只能以斷臂立雪應付,再以拳腳功夫抵御老二的劍招,到時候我一出手令兩方罷斗,說幾句場面話,此次危機就此揭過。嗯,妙哉,妙哉!”
而眾位僧人見三觀主偷襲,大為惱怒,有的年輕氣盛的更是喝道:“以二打一,好不要臉!”靜智大師面露不悅正要出手相助,卻見玄空彷佛絲毫不再意一般。更奇的是,下一刻,只見玄空丟掉了手中劍,斜過身子來雙手出指。只聽“呲呲”兩聲,兩道指力破風而過,群雄震驚!
大觀主睜開圓目,一字一頓,說道:“寂!滅!指!竟然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寂滅指!”諸位老僧也是心驚不已,他們出身佛門更知道寂滅指的威力,常人不苦練數十年,絕無可能練就此等武功。
又聽到“啪啪”兩聲,三觀主手中長劍已被指力撞斷,二觀主虎口居震,手中劍拿捏不住甩了出去,兩人已經是輸了。群僧之中爆發出響亮的喝彩聲。
事已至此,二觀主覺得無地自容,苦笑一聲退了回去,三觀主滿面通紅、目含淚光,一時難以接受,總覺自己還有招式未用,仍要再與玄空斗上一番。
大觀主走上前來,一把扯回了三觀主,對著玄空說道:“少林派玄空法師果然了得,貧道也來領教領教。”說著左手掐劍訣,右手擺出劍式。
玄空冷笑一聲,道:“如此爭來爭去又有何意義,那偷劍sharen的人恐怕早已走了。”靜智大師聞其言語,隱隱有著與世無爭的意味,心有所悟,說道:“阿彌陀佛,玄空師弟言之有理。”裴仙觀大觀主收起了劍,說道:“哦?玄空法師有什麼高見?”
玄空走到了佛堂門一側的石獅子前,仔細看上面那道深深的劍孔。這道劍孔眾人都已經察覺,只是并未來的及細看,反而把jg力浪費在雙方爭執上。
玄空扒著劍痕的,向里面看去,但見有一截劍尖深深的嵌入其中,當下心中有了定數。說道:“請問刺在兩名弟子身上的劍,劍尖斷了嗎?”靜智大師回道:“正是如此。”裴仙觀大觀主也點了點頭。玄空又前後看了看方位,劃著一塊地方,說道;“那請問兩位弟子是躺在那里嗎?”站在靜智大師身旁的一位老僧說道:“這就是不是了,此二人的屍身在那里。”隨即指向另一個地方,距離玄空所指的方位差了十余丈。
玄空眉頭微皺說道:“兩人的屍身還在嗎?”大觀主道:“此事尚未查清,我那弟子的屍身并未入土,已經設法保存。”說著一揮手招呼門下弟子去搬運。靜智大師也道:“該當如此。”也是吩咐幾個小和尚去搬運。
一會兒時間,兩邊各抬上一個具屍t,上面蓋著白布。玄空運功屏住呼x1,小心翼翼揭開白布,竟爾開始屍檢。
只見這兩具屍身的致命傷,的確是兩人x前與腹部的劍傷,但是劍傷周圍有嚴重的撕裂痕跡,說明兩具屍t應該是被粗暴的移動過。隨即他發現僧人大腿全部粉碎骨折,而後面的道士除了腹部劍傷外,并未其他傷勢。結合斷劍與劍尖的方位,他心中已經有了猜想:“行兇之人功力極為深厚,隨便拾起旁邊武器架上的一柄劍,只擲出一劍,便釘si兩人,而且恐怖的內勁同時崩斷了劍身。劍尖僅憑著殘留的勁力便激s嵌入到石獅子里面。隨即這人一腳踢開兩人,徑直走到堂中取走達摩劍。僧人的腿上,以及兩人劍傷周圍的二次撕裂應該就是這麼形成的。”
玄空當即把自己的推斷說出,在場眾人只覺他所說太過匪夷所思,但是似乎還有些道理。幾人打碎石獅子,果見內部二尺深處嵌著一枚劍尖。玄空問道:“敢問靜智大師與大觀主,兩位可否能夠做到,擲出手中劍,刺si兩人,同時震斷劍尖,飛s二十丈,刺入石獅子內部二尺深嗎?”
眾人均是駭然,如若當真如此,那人的功力該有多高深?刺si兩人容易,同時震斷劍尖自己或許也能做到,但是想要使截斷的劍尖激s二十丈,還深深刺入到石獅子t內,卻是萬萬不能。然而,倘若這個人刺si兩人後,再弄斷劍尖,最後以打暗器的手法把劍尖打入石獅子內,這樣就不合常理了。
靜智大師說道:“老衲并無此等功力,而且老衲識得的高手中也無一人有這樣的功力。”裴仙觀大觀主也是搖頭,默然不語。
玄空道:“既然如此,那已經可以排除兩派弟子互毆而同歸於盡,而且sharen兇手也絕非是兩位掌門門下之人。”聞言幾位掌門長老齊齊點頭。
靜智大師續問道:“玄空師弟,依你所推斷,這個人并非故意殺我們弟子,只是在偷劍過程中,恰巧被這兩名弟子看見,這才痛下殺手。只是這人武功如此高,偷這把劍又怎能被這兩弟子發現呢?”
玄空道:“這一節我也考慮過。”他指著si去和尚那條大腿,說道:“諸位可曾想過,這人為何踢斷這條腿?”眾人不解,玄空續道:“或許只是因為兩人的屍t擋住了他的路,他才一腳將兩人踢出十多丈遠。”頓了頓,又道:“可是他完全可以繞過兩人屍t,或是跳過去,他選擇一腳踢飛,這說明此人行事極為的霸道。因此這人可以說不是偷劍,而是強取劍,他并不在乎被誰看見,在他的觀念里,有誰阻攔就殺誰。”眾人聞言又點了點頭,均感合情合理。
大觀主考慮一番,又接問道:“那依玄空法師所推測,那人來盜取達摩老祖佩劍,是何用意啊?”玄空道:“這就需要問一問靜智大師,那把劍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了。”靜智大師搖了搖頭,說道:“非是老衲藏私,而是本寺所供的達摩劍實在沒有什麼特異之處,那把劍能算做一柄寶劍,但在古今兵器名譜上排不上很高的名次。”
玄空若有所思,片刻後,又道:“我趕至南少林寺途中,聽聞附近有一處叫做長樂坊的地方,專門為一些旁門左道交易提供場所。”眾人聞言眼前一亮,一位老僧cha口道:“玄空師弟,你是說長樂坊中有人懸賞本寺的達摩劍,那人盜劍是為了換取所需東西嗎?”玄空點了點頭,靜智大師接道:“確實是有這種可能,稍後去長樂坊探一探就可知曉。”
幾人又聊幾句,靜智大師把玄空帶到旁邊,雙手合十一拜,說道:“阿彌陀佛,玄空師弟此次前來,解開我寺與裴仙觀之間的誤會,是功德一件,老衲在此謝過。”玄空連忙回拜還禮,道:“同為佛宗,是為小僧本分,大師何須多禮。”靜智大師心懷感激、面含微笑,心想“此人驚才絕yan,若在本寺出家,南少林何愁不能發揚光大啊。”心中雖這樣想,可卻也不便讓其逗留,又道:“此間誤會已解,師弟可盡早回寺向方丈大師覆命。”
玄空卻擺了擺手道:“此事疑團重重,小僧也想同去探探。”其實他對達摩劍本身并沒有什麼興趣,而是對盜劍感到十分好奇,不禁想查一查此人的身份;再者他身為少林寺凈心堂修行僧人,無方丈法令是不能私自下山的。這次領命出來,怎麼能輕易回去?靜智大師見他有意留下幫忙,心中歡喜,說道:“師弟慈悲俠義,真乃我佛門之幸。”
這時裴仙觀三位觀主也走來,稽首說道:“靜智大師、玄空法師,適才有多得罪,還請見諒。”靜智合十回道:“老衲處事不明,還請三位道兄海涵。”大觀主又道:“我道門幾位師兄弟,也愿同眾位大師前去長樂坊,查一查這盜劍之人。畢竟此人無故殺我門下弟子,若不給個說法,太也說不過去。”靜智見平添諸多強手,心中大喜,點頭說道:“阿彌陀佛,道長愿意與同往,那真是再好不過了。”雙手合十又道:“老衲在此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