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月,玄空每日都跟隨著師父研習佛法與武學。他對佛家一些約束自身的教義雖不以為然,但學過許多佛家典故,耳濡目染,心x也開闊了許多。武學之道進境更是飛速。
本來少林一派武學極重視循序漸進,平時強調穩紮穩打,每一套武學需修煉相當長時間,練得熟稔,師父才會傳授下一門。是以一般僧人,第一年都只會練一門羅漢拳。這使得初學武功的少林僧人,招式與功力都增長緩慢,積累時間長了,才會慢慢顯露而出。
同是練武一年,少林僧往往不如其他大派的弟子。正因其他門派重視進境,將一些容易修煉,且較為速成的武功,一gu腦交給弟子。以至於,這些弟子初始武藝提高較快,但達到一定境界後,想要突破就變得有些困難。與之相反,少林派的僧人初練武功都b較弱,而隨著修煉的深入,便可以越練越強,瓶頸前的提升空間更大。這也是少林寺穩居於武林第一大派的根本原因之一。
然而,靈癡深知這個弟子天賦異稟,并未采用傳統傳功方式。而是因材施教,見玄空一門武學已然掌握,就傳授下一門。是以不到一年的時間,玄空就將少林基礎武功學了盡三分之一。
這一日,玄空在院中練一套散花綿手,而靈癡在一旁指點。靈癡見他招式中諸般變化施展的盡得其妙,頗為欣慰,說道:“玄空,我聞前幾日你在練武場把許多慧字輩和虛字輩的小和尚盡數擊敗,其中可包括慧澈?”
玄空道:“就是慧澈說要向我這個小師叔討教武藝,否則我也不想讓他出丑。不過師父為何只注意慧澈。”
靈癡道:“哼哼,這你就不知道了,慧澈是玄慈的嫡傳弟子,說來就是我師兄靈門的徒孫,我看他早就不順眼了,若非我長他兩倍,就要出手教訓教訓他。”
靈癡擺出波羅蜜手的第三式,說道:“慧澈用這一招拿你,你怎生應對的?”玄空隨即使出散花綿手中的第十六式優曇敬佛,說道:“我便使這一招,向前一帶,他就跌在地上。”
靈癡道:“不錯不錯,你內力本較他為弱,當以招式的巧勁制他。此番給為師大大出了一口氣。”皺了皺眉又道“可惜你年歲實在太小,還不是玄慈的對手。”
玄空一怔,心道“原來你還想讓我把方丈大師打敗,那可不知要等多少個年頭。”又聽他續道:“我另幾個徒弟之中,以大弟子玄塵悟x最好,武藝最高,可惜那一年參與圍堵二十四鬼,被‘魈鬼’毒si了。其余弟子玄生資質一般,玄止太過木訥,都是及不上玄慈的。唉,為師今年九十又余,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到你長大那一天。”
玄空見他又犯糊涂,處處要與靈門b較,猶如孩童心氣,暗暗好笑,問道:“師父,你與靈門師伯為何不和啊。”靈癡冷哼一聲,道:“當年若非他引逗我在師父普緣禪師面前使出魔功,少林方丈之位不一定便落到他的頭上。自那以後我師父就說我,‘是非不分、迷暗愚癡’,命我在此處修行。”
玄空這才知道師父在凈心堂修煉多年,竟是這般緣故,詫異道:“師父,你不是自幼出家嗎,怎麼還會魔功。”靈癡道:“這魔功不是寺中的僧人傳授的,少林寺這麼大,你不知道的地方、事情多了去,後山你沒去過吧。”
玄空自是不曾去過,問道:“後山又有些什麼?”靈癡嘿嘿一笑,答道:“你何時有空,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現在可要好好練習武功。為師今日便在傳你一門十方掃葉腿。”
玄空白了他一眼道:“師父,這個早就傳過了。”靈癡撓了撓頭,說道:“是嗎,那就傳你一套伏虎拳。”“這個也是。”玄空嘆了口氣說道。
靈癡搖頭想了想,可是一時間頭腦不靈光,大慈大悲千手法、雪山掌、達摩掌、虎爪手這些武功竟然一個也想不起來。
一拍腦袋,說道:“好,既然如此,為師就傳你一門上乘的武功,這門武功雖未排入我寺七十二絕技中,但也是非同小可,叫做《十八界生滅妙法》。也稱《六塵六根六識生滅妙法》,六塵為se、聲、香、味、觸、法,六根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末那,六識為見、聞、嗅、嘗、感、知,修習此功可得六根清凈。”
玄空本想知會他,還有許多拳腳武功未及傳授。可聽他說的如此神奇,好奇心起,也想看看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當即,靈癡便傳下口訣,玄空默默記背。此功雖算是上乘武學,可是并非拳法、腿法、指法、掌法,也非單單是內功心法,竟然是一門屏蔽自身五感的武功。這類武學向來極為少見,但很少能用於克敵制勝上。玄空略微失望,說道:“師父,這功夫也沒有什麼高明之處,不過是一門老僧入定的本事,哪有你說的那麼稀奇?”
靈癡正se道:“你小和尚懂什麼,修煉此功於自身大有益處,這門功夫共分二層,練得第一層可斷六塵、閉六根、滅六識,補益內功修煉;練到第二層可覺六塵、明六根、生六識,夜里你在嗔院翻一個身,我即知道。”
見玄空還是將信將疑,他也懶得解釋,伸了伸懶腰說道:“你好好練一練就知道其中妙處了,為師要小憩一番,你好好修行。”說著搖搖擺擺走回了禪房。
傍晚,玄空想起了白天師父提到的少林後山,心中好奇,就想著此時正有閑暇,不如去看一看究竟。
一路避過戒律僧人,由齋堂沿小徑去向後山,連繞過幾個彎,初時還偶有一兩個人,離後山越近,人越稀疏,過了藏經閣幾乎沒有人煙了。只見寺旁先是一片密林,沒什麼稀奇。復行百十步,豁然開朗,眼前是一片稀疏的塔林。其中的佛塔形類各異、大小參差、高低不同,卻是錯落有致,看起來也如同樹林一般。
玄空前世就知,少林寺有世界最大的塔林景觀,這些佛塔也稱為浮屠,是歷代高僧的墳墓,塔高在一般為一級到七級之間,是依僧人生前功德而建的,有一句俗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其中就依著這個道理。他身處的世界應當是在宋代,此時的少林寺塔林不多,可也初具規模。
“難道師父的魔功就是在這里得到的?”玄空圍著佛塔仔細查探,沒發現有什麼奇異之處。猛然間聽到遠處彷佛有嘈雜的聲音,他正修行《十八界生滅妙法》,聽覺也變得b以往靈敏了一些,順著聲音源處便0了過去。
走出塔林,只見那邊露出一面光禿的山壁,內嵌了好多洞x,其洞都是用三寸粗的jg鋼條封住。仔細望去,洞x之內很淺,僅僅是有一兩人的容身之處。其中一些洞x中有人,有的則是空無一物。一些人手中捧著飯碗,口中則是在謾罵,語言十分的粗鄙不堪。
玄空驚詫,“少林寺中何時囚禁了這些人,竟從來沒有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