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君逸大聲嘆說:“我真的是前生欠了她的情債啊!
相識十二年來,什麼事都幫她辦,要錢給錢,要物給物,可就是得不到她的真ai,哪怕有十分之一的ai也好。”
他約她三天,等了她三天,他要兩千元給她醫(yī)病,她答應他要來拿。可是,第一天說沒有空,沒有來;第二天說家里有事,沒有來;今天說要管孩子,又沒有來。
如果只有這次失約也就難怪,誰沒有一點特殊情況?不是的,她是長期這樣,每次相約時,嘴巴說好,說到時我就過去。可是,她經常臨時變卦,說有什麼事,不能去,明天吧!好吧,明天就明天,明天我等你;到了明天她又有事,不能來。這種情況太多啦!
賈君逸對她這種長期的、多次的失約實在氣憤,但是他ai她,忍讓她。只要一見她的面,他就什麼事都沒有了,一點怨氣也沒有了,照樣ai她,惜她。她說什麼,他就做什麼。這種失約的情況,五年來上百次了。
他今天真的有些受不了,想不通:難道我ai錯了,我不該ai她嗎?她一點也不ai我嗎?如果不ai我,為什麼無論什麼事都跟我講,什麼事都找我排解,她所有的事都是我出面或者出錢幫她處理的。
難道這就是人們說的前生相欠的情債?
賈君逸想到了釋法空和尚:這和尚今年也有一百四十歲了,是慈云山慈云寺的方丈。人家傳說他法力高強,修行圓滿,得到諸多神通,能開天眼,開慧眼,有宿命通,能知過去和未來,能施法術幫人家了解前生的情況。
心煩意亂之際,賈君逸獨自一個人騎上摩托車到慈云山慈云寺找釋法空聊天。不,不是聊天,他今天是帶著問題來的,他要問和尚,他跟她是不是前生想欠債。
賈君逸見到釋法空後,也忘了去拜佛祖。喝了兩杯茶後,就開門見山說:“師父,我今天太煩了。請你施法幫我了解前生跟一個nv人的關系。能知道與所有的nv人的關系最好。”
釋法空笑笑地說:“阿彌陀佛。我們也有二十年的朋友了,看來,今天你是在所必得啊!”
賈君逸說:“正是。我太煩啦!我被那個nv人ga0得太煩惱啦!我覺得是前生欠她的情債。不然,不會這樣的。”
釋法空說:“我出家人,本不該管你們凡塵事。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我就幫你一次。但是,對其他的人可不能說啊。否則,我就會忙si了。你在寺院住兩天,我?guī)湍懔私膺^去世你們兩個人的恩怨情仇。”
賈君逸說:“好的。明天、後天都是放假,我打電話回去,向父母說要在寺院住兩天,我母親一定很高興的。我這些天來真是煩si了,有人說,今生的nv兒是前生父親的情人;有人說,一世夫妻,七世相糾纏。哎!到底怎樣?我到底欠她多少情債!?”
釋法空說:“你把那個nv子的姓名寫給我,今夜我?guī)湍懔私饽銈冞^去生的恩怨情仇。”賈君逸寫上“吳麗卿”三個字,交給釋法空。
夜間子時,釋法空點燃三支香拜佛菩薩,然後回到方丈室,拿了一個小木魚,到客房,對賈君逸說:“你已經學佛近二十年,多少應該有些功夫。等下,我小聲敲木魚,你就閉目思想,想你過去生是誰,是做什麼的。也就是你嘴巴小聲念‘我過去生是誰,是做什麼的。’一直就這樣念,這樣想就可以了。然後神靈會帶你去看過去生。”然後,教賈君逸坐下盤腿,合掌,閉目。
賈君逸只聽得木魚輕輕響起,甚是有節(jié)奏,慢慢地睡了去
在一個小山村的村口,賈君逸背著包裹,父母親送賈君逸上路,離別時,父親對賈君逸說:“孩子,此去京城路途千萬里,山阻水橫,而當今戰(zhàn)爭又頻發(fā),路上千萬小心,別遇著兵匪。到京城後找到你的姨父,才寫信過來。姨父幫你找到什麼事做都可以,一定要認真努力。
如果能夠出人頭地,不枉此生。若實實在在地在家里呆下去,決沒有出頭的日子。你看咱家開門就見山,出門皆鳥蟲。彎腰,眼下面是田土,背上面是烈日、風雨。即使英雄豪杰在此也無用也!”
母親說:“孩子,你到京城是大地土,一定要小心謹慎。,多學多看。不管做什麼事業(yè),一定記住家鄉(xiāng)。有空閑就回來看老父母親。即使做官也不能忘本。要記住咱是山里人。”
賈君逸說:“父親,母親,我會記住你們教誨的。請回吧!”
他說了這句話後,踏上堅毅的步伐向前走去。不知走了多遠,後面?zhèn)鱽砟赣H的喊聲:“俊山!孩子!一路小心!無論到了哪里,你都要記住自己是山里人林俊山!”
哦!我叫俊山。是,姓林,名俊山。奇怪,怎麼連自己的姓名也生疏呢?,想起來了,家父叫林阿大,家母叫林嬌姑。真是的,難怪母親交代說,要記住咱是山里人,當了官也不能忘本。
林俊山一路行去,起初,山花爛漫,鳥兒前後左右跳躍、y唱,好像是歡送這位剛出茅廬的小夥子,又好像是預祝他此行馬到成功,光宗耀祖。
後來,鳥兒少了,山都在後面,前面是一望無際的土地莊稼。慢慢地路上行人多了起來。雖然都是陌生面孔,但是林俊山記住母親的話,做人要謙虛謹慎,他遇見了人就點頭,就展現笑臉。
中午,在途中,林俊山吃一些家里帶來的乾糧。傍晚,到了一個鎮(zhèn)子,鎮(zhèn)口石碑上寫“林中鎮(zhèn)”。他想,天se已晚,應該找個落腳之處。住旅店是要花錢的,距離京城還很遠,還是省著用錢,不知前路還有多遠呢。他到路邊沒有行人處坐下,吃了一些乾糧後,覺得口乾yu裂。
他走到一戶人家討水吃。一位阿嬸讓他進屋,說:“孩子,你要水自己舀,吃多少就舀多少。不要客氣。”
林俊山連連舀了三瓢都吃光了。那個阿嬸笑著說:“孩子,你是第一次出遠門的吧?要去哪里呀?”
林俊山答:“阿嬸,我是第一次出門。感謝您賜水!”
阿嬸笑的響起來,說:“孩子,別客氣。你說的太文了。咱家水有的是,盡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