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兩碗餛飩?!币煌腽Q飩六文錢,皮大餡里有肉,等煮好了撒上蔥花很好吃,聞著味道就香。兩碗餛飩要十二文,以前哪舍得來吃,現今好歹有錢了,總能放肆一下。兒子放下背簍,等餛飩端上來了,拿著調料瓶加了一些辣椒跟醋,拿著筷子吃起來,吃得又快又急。這桌兒還不止他們兩個,還有拼桌的,吃的是肉絲面,一看也是兩個空背簍,該是剛賣了作物來這里吃一頓好的。
老漢跟兒子吃時,胃里還回味著這味道,連皮帶湯全喝完了,一碗餛飩吃得干干凈凈的,兒子看著碗底是灰褐色的。他們吃完餛飩就把位置讓給別人,他們又去集市上買東西。米油鹽醬醋茶是要買的,跟嵐縣通了水泥路,糧食的價格也低了。他買了一袋糧食,一百多文。至于茶,他們農戶人家吃不出好賴,一般都買大麥茶,這茶便宜。吃完晌午或是晚食喝一碗,心里痛快。
“賣肉了,新鮮的豬肉!”
兒子說道:“爹,買些五花肉吧,我想吃五花肉了?!?/p>
“你小子盡會吃了。”老漢數落一句還是去屠夫那買了三斤五花肉,還去買了一些豬肺。家里的婆娘喜歡吃豬肺,炒起來最香,提了一桶油,這油也不貴了。糖果糕點這類的,他是不愛吃,買給家里的孫子孫女,偶爾要拿出來招待人。
“還要買一小罐糖。”糖水是個好東西,干活累了喝一碗糖水,還有做糖心蛋。老漢想到那滋味,嘴里就生誕。那還是他小時候過年會吃一回,成人后什么都要顧著家里,莊稼收成又不好,縮衣節食的,偶有錢,也舍不得花,都想攢起來。
現今銀子賺多了,便堪堪大方了一些。
鄭山辭身后跟著譚和,他來集市看一看,都是下午了,集市還是熱鬧的??匆娰u肉的鋪子熱鬧著,很多人都割肉放進背簍,臉上帶著喜意??匆轮隳芸闯鍪菑泥l里來的人,他們喜氣洋洋的跟要過年一樣。
鄭山辭頓下腳步,佇立在一旁。
譚和默然,他是新奉縣考的舉人,在縣衙里已有多年了。起初的縣令來時,對新奉縣根本就沒什么好處,有的反而還要拿民脂民膏。百姓們冤著,有說不出的委屈跟悔恨,他們也不知道去恨誰,也不知父母官把他們只當做豬鴨、耗材、只想把他們榨干,把他們當做草、當成鞋底上的污泥、就是沒把他們當成一個人。
新奉縣風沙大,位置偏僻,沒政績可撈,連著這些縣里的百姓也變得在當官的眼里不討喜起來,就是低人一等了。
自從鄭大人來了以后就大不一樣了,譚和是真心欽佩鄭山辭的。他讓他的家鄉變得更好了,讓這里的百姓能夠在溫飽之余對生活有了其他的追求,就憑著這個,譚和愿意一直相信鄭山辭,一直擁護鄭山辭。
“還要買些海貨,我們這兒的海貨少,這些都是從嵐縣運過來的,新鮮著?!?/p>
新奉縣獨立于風沙之中,一條水泥路連通了它跟嵐縣,更主要的是,新奉縣短缺的東西、吃食都可以從嵐縣獲得,通過嵐縣,新奉縣終于跟青州聯系上了,回歸到了州的管轄內。它從單打獨斗通過水泥路、商隊重新出現在眾人面前。
大燕皇宮,神霄絳闕。宮人們低眉順眼的走在長廊上,兩道宮人都是行走著不同的道,有宮人把御膳房送的參湯送到武明帝的御桌上。
武明帝用一只手撐著臉,拿著朱筆在看奏折。經過內閣篩選后的奏折看著少些,但對武明帝來說還是很多,兩個皇子都還小,武明帝還未立太子,不然還能讓太子來幫忙看折子。
都是些風聲大雨點小的事,只會找出問題來,不給解決的方法。武明帝壓了幾張折子,打算明日大朝會上讓文武百官來想辦法。
武明帝拿到一本奏折,目光落在奏折的字上,看著像是年輕人寫的,這字跡他沒什么印象,能讓內閣把奏折呈上來應當有可取之處。
武明帝把奏折目完,撐著臉的手放下來。水泥路,這是何物?這張奏折大抵沒說多少事,只跟文官一樣客套幾句,說了水泥路的好處,就把配方寫下來了。
“平整光滑、堅固耐用、排水良好、行車平穩。”武明帝讓馮德去傳工部尚書進殿。
武明帝念了一下這幾個詞,目光這才落在寫奏折的名字上。
臣鄭山辭敬上。
皇帝的關注
工部尚書走進御書房向武明帝見禮,武明帝看了他一眼叫了一聲馮德,“你把這奏折拿給杜大人看看?!?/p>
“是,陛下。”馮德拿著奏折遞給杜岳。
杜岳忙不迭雙手接過來,打開奏折看起來,看到下面的配方,面露沉思。要說修路的事,杜岳任工部尚書后也修了不少路,外行人看不懂這些,只有內行人才知道,他看著配方眼中一亮。還在御書房便沒太露出多少情緒,只拱手道:“陛下,這方子可行。雖說不知什么是水泥路,但我可回去先照著方子試一試,若是可行,便是造福天下黎民的方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