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山辭立馬逃了。
他到了縣衙,朱典史帶人去打撈尸體了,他前來回稟了鄭山辭,“鄭大人,雨太大了,我們只打撈了五具尸體,還有三具尸體被沖不見了。”
鄭山辭心想這也是無妄之災(zāi),都是戚縣丞的遺留問題。他說:“讓縣衙出點(diǎn)錢,把死去的人安置了,另外讓工房的人把斷橋修一修。”
朱典史拱手離開了。
丁宣穿上官袍前來拜見鄭山辭,鄭山辭把他扶起來讓他坐下,“你來得正好,這些日子文書都是我跟江大人處理,你來了,就可以處理一部分的文書。”
丁宣伸手接了文書。
鄭山辭微笑:“另外住宅的話,你找戶房的人挑一挑,我們縣拎包入住。”
丁宣瞬間覺著手里的文書不重了。
“對了,讓旺福帶你到處轉(zhuǎn)一轉(zhuǎn),介紹一下,我們膳堂每日是三菜一湯,偶爾要是不可避免會加值,我會讓膳堂的人準(zhǔn)備夜宵。”
丁宣激動的抱著文書。包吃包住,還有俸祿拿,鄭大人還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上官,丁宣瞬間覺得自己幸福了。
“多謝鄭大人提點(diǎn)。”
旺福跟著丁宣走出門。鄭山辭一看自己案桌上的文書少了很多,心中一嘆,果然還是要多個人多份力。他快速的把事務(wù)處理完了,這次沒有帶著江主簿出門,找了丁宣一同出門。
丁宣換了一身便服,跟在鄭山辭身后。
“鄭大人,我們上哪兒去?”
“就在集市里隨便轉(zhuǎn)一轉(zhuǎn),再去看看水泥路,我估摸著路已經(jīng)修好了,譚和帶著人也應(yīng)該回來了。”鄭山辭看見集市里的人都按照縣衙劃分的位置在進(jìn)行擺攤。之前百姓們沒有按照劃分的位置擺攤,隨意亂擺攤,看起來就很亂。鄭山辭看見了,就讓戶房的人做出了規(guī)定,給他們特意劃分了區(qū)域,其他的地方就不允許擺攤了。
這樣看著整整齊齊的,總比東一個西一個的好。朝廷對攤位費(fèi)、租金跟稅費(fèi)都有要求,只是縣令一般不會對這些小事做要求。這樣有空隙可鉆,不少小吏就靠著這個壓榨百姓。所以鄭山辭就把攤位費(fèi)這些全部統(tǒng)一了,還會時不時來看一眼。
丁宣看見這些蔬菜都是新鮮的,水潤潤的,想著等下值后他來買些菜回去做飯。縣衙只管你的午膳,晚膳一般都是要回去自己吃,只有加值時,才會留頓晚膳、還有夜宵。
丁宣是從嵐縣過來的,他看見了從嵐縣到新奉縣的水泥路,心里很震驚。還向馬夫打聽了,馬夫說是新上任的新奉縣縣令做出來了。
現(xiàn)在他踩在水泥路上,硬邦邦的水泥路,不像泥土一樣,踩在坑里還會把鞋底弄臟,雨水沖刷過的水泥路,越發(fā)的干凈了。看見水泥路上遠(yuǎn)遠(yuǎn)的馬車駛過來,這道路平坦順暢,要是大燕全是這樣的水泥路,這將會大大縮短各地之間的距離。
“鄭大人修的路真是鬼斧神工。”丁宣拱手心中佩服。
“新奉縣在沙土之中,要想變得繁榮起來,必須跟嵐縣相連通。”鄭山辭看見郊外還有百姓在田地里挖地,他笑了笑。
“丁大人難道不想做出一番政績出來么?”
丁宣就是向來混吃等死的,如今對上上官的眼神,丁宣心里也生出了一股豪氣壯志。儒家講究修身治國平天下,他們學(xué)的是儒家之道,秉持著儒學(xué)的精神,積極入世,上官竟是這般有志氣,丁宣心里也打足了底氣。
丁宣:“想,鄭大人,下官也想做出一番政績。”
戚縣丞走了,丁宣來了。現(xiàn)在新奉縣的縣衙已經(jīng)沒有短板了。
鄭山辭看見一個老農(nóng)給田里挖了一條道,把田地里的水排出去,看見鄭山辭也沒怕,他看他們一直看著便解釋道:“田地里的水多了,容易把藥材泡壞,還是先把水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