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山辭跟魏首輔一樣的心思,但他沒想到魏首輔會跟他說這么推心置腹的話。鄭山辭謹慎的說:“魏大人這番話倒給我另一種思考。”
魏首輔看出鄭山辭在裝傻,他笑呵呵的不說話,兩個人到了內閣各自分開。
鄭山辭回到自己的值房他喝了一口茶壓壓驚,緩和過來就批奏折,下午去給謝承上課。謝承成為太子后就在金鑾殿觀政,現在武明帝又把他從翰林院調到吏部了。
鄭山辭這次給謝承出的題都是他看見的折子中的問題,謝承喜歡這樣的方式。上完課后,謝承請教鄭山辭問道:“鄭大人,吏部掌管官員的調任權利很大,若是吏部官員貪污造成人才流失,讓無能之輩升官,這樣的事怎么樣才能減少?”
聽見謝承的話,鄭山辭有些欣慰。他先問道:“殿下你覺得朝廷在這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有都察院在。”謝承說道。
“殿下說得對,都察院是其中之一,在大燕立國后,升官的途徑已經固定了,想要升官就要看政績,若是有背景沒有政績這樣就升不了官,當然手眼通天的人,可以把小輩安排到富庶之地,這樣政績也會更容易獲得,但殿下這樣的畢竟是在少數,所以能保證絕大程度上的公平,另外若是德不配位之人升官會在民間引起嘩然之聲,百姓會對此不滿,只要都察院的人去考證就會發現,百姓的聲音對官員也是監督。”
謝承的眉眼舒展:“是本宮執念了?!?/p>
鄭山辭笑著說:“殿下能在吏部發現這樣的問題,殿下的心思于官員和百姓來說都是好事。”
謝承挨了鄭山辭的夸,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王鳳君已經把京中適齡的小姐跟哥兒的畫像拿給謝承挑了,他挑了蕭次輔的孫子蕭哥兒做正君,余下的還要等過幾年或是謝承有想法了再挑選側室。
魏首輔還是家底太薄,他們家族中只有魏首輔一家出眾,且沒有適齡的小姐跟哥兒。想來想去只有蕭次輔家的蕭哥兒合適。
謝承挑選正夫時主要看長相家世和性格,畢竟等他登基后,他的正夫就是大燕的鳳君。謝承希望自己在這方面態度要謹慎一些。
鄭山辭知道謝承定下了蕭家的哥兒,心里還有些詫異。在鄭山辭眼里謝承還是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要娶夫了。
不過像謝承這樣的身份早日娶妻生子才是朝廷希望的。
鄭山辭說道:“殿下娶妻會考慮很多,但在這樣的條件下臣還是希望殿下能選擇自己稍微喜歡一點的人?!?/p>
謝承心中一暖,“多謝鄭大人的好意?!?/p>
謝承待蕭哥兒還是有好感的,至少蕭哥兒長得很好看。
鄭山辭從皇宮離開后回到家里,虞瀾意拒了那些禮,他問鄭山辭怎么這么多人來送禮,還都不認識。
聽了虞瀾意說了幾個官職,鄭山辭記起來是之前找他漲俸祿的六品官員,他們是回到家里就送了禮過來,他在東宮給謝承解答問題耽誤一些時間。
鄭山辭把朝中的事說給虞瀾意聽。
虞瀾意聞言了然:“鄭山辭,難怪他們要感激你?!?/p>
鄭山辭笑了笑,他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他是一個小官那么他說的話不會有人在意,當他成為閣老后,他說的話就會讓上面的人聽見,越往高處走說話就會越有力。
身在其位謀其職。
不管是做縣令,做尚書,還是做閣臣,這都是鄭山辭奉行的一句話。
底層的官員特別是六七品官員回到家里就把消息告知給家人,全家人都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