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東西不多,衣裳只有三件,有兩件的布料都還好,還有一件已經(jīng)把布料洗得泛白了。另外的兩件衣裳就是為了充面子在外穿的,婚服在這一眾衣裳里格格不入。
在灶房還有一小罐蘿卜干,鄭山辭喜歡吃,用來下飯很爽利。因著路途遙遠,鄭家并未讓鄭山辭帶太多。
他寫給鄭家的信,等他和虞瀾意成親后才能到,屆時他就帶著虞瀾意去新奉縣了。
鄭山辭一邊漫無邊際的想,一邊換上舊衣。原著對鄭家的描述并不多,鄭山辭記得鄭家一直都捧著原主,鄭山成是大哥,早早娶了親事,一直為家里的事操勞。農(nóng)忙時下田干活,為了多一點錢,還會去別人家里做幫工。農(nóng)閑時就會去鎮(zhèn)上找點工做。
有次鄭山成在碼頭里扛沙袋,還因為中暑被監(jiān)工打了鞭子,整個人都暈倒了。等鄭父去把他帶回來,鄭山成整個人都虛脫了。
原主卻還是瞧不上他們,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是讀書人了,跟這些泥腿子不一樣了。鄭山成去碼頭扛沙袋反而丟他的臉。
鄭山成還未休息多久,被鎮(zhèn)上一家大戶人家的管家雇傭去做了小廝。鄭山成沒有簽賣身契,待遇還不錯。他們雖是農(nóng)戶,但也知道把親兒賣到大戶人家做小廝,生死不由人,是一個被人作踐的事。賣身契一簽就沒入奴籍。
他本也不用被大戶人家雇傭去,但為了給鄭山辭湊足錢是要吃些苦頭。一個家族的人是互幫互助的,但要鄭山辭先考取了功名,家族才會幫他,余下的扎根之際,只有家里人幫扶著。
鄭山成也得了銀子帶回家,待幾月后,說是鄭山成偷竊物品,主人家心慈只打斷了鄭山成的腿。鄭山成成了一個瘸子。
鄭山辭把白菜豆腐做好了,炒的排骨吃。
原主還是嫌丟人,特別是鄭山成瘸腿后,還帶回來一個侍從,也就是鄭山成要娶的哥兒。鄭山成娶了一個侍從做夫郎。
這讓原主很是不憤,有個瘸腿哥就罷了,還有一個做過奴婢的嫂子,他的面子里子都被踩到地上了。原主摔了碗,沒有參加鄭山成的婚宴,對他嫂子也是漠然視之。
鄭家的父親和阿爹都為原主付出的,除此以外付出的最多的就是鄭山成。可惜鄭山成卻永遠在弟弟面前抬不起頭,只要原主一見到他就會橫眉冷對,口出惡言。
跟虞瀾意成親,沒有家人在側(cè),反而是原主的希望。
鄭山辭心里明白這人就是自私自利,還是一個白眼狼。按照原著中他和虞瀾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抓后,原主主動承認和虞瀾意的私情,語言中也透露出虞瀾意已經(jīng)不清白了。
還會跟陳無、其他的紈绔子弟混在一起洋洋得意的炫耀,人前就是裝作正人君子的模樣。
鄭山辭把碗筷洗干凈,不去想其他。
……
清鄉(xiāng)村
家家戶戶都點上了蠟燭,狗在村口嚎叫幾聲,半晌狗邁著矯健的四肢跑回家了。裊裊炊煙直直的掛在天邊,有小孩子的清脆的笑聲,還有炒菜的聲音。
鄭父拿了一個杯子倒了一杯濁酒。
鄭夫郎在灶房忙,林哥兒幫著鄭夫郎一起做飯,今日烙餅。趕集買了一些豬肉,鄭夫郎把豬肉剁成醬,又把面團搓了搓,林哥兒往灶膛里加柴火,又推了推風箱讓火燒起來。
“阿爹,我也來。”
林哥兒為人勤快,鄭夫郎也把人當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兒子對待,他哎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