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延嘆道:“我所做一切,只是為了盡快結束這場戰役。尋常圍城攻城,少則幾月,多則一年半載,到最后缺糧缺鹽,百姓仍然死得只剩十之二三。何必受這樣的罪,一場洪流便能帶走一切?!?/p>
荀延手下有小將不忍,暗地里將消息傳遞給了晏巉。
晏巉得知后,沉思良久。周國內耗至此,民力衰竭,再這樣下去,離亡國也不遠了。
晏巉即刻傳信薛儀,命其盡力勸降綏東十二城。
至于綏城,晏巉嘆了一息。
薛儀本就是綏東人士,得知此事后,快馬回到故土,聲嘶力竭陳詞:“天下是他們的天下,百姓何其無辜?”
“去歲已經死了不少人,綏地除了綏城哪還有再戰之力。明知如此,還要為了那昏庸無能的趙異送死!想想你們的爹娘,想想膝下的孩子,戰亂若起,能得幾人還?”
有將領道:“我們不是為了趙異送死,趙玚將軍愛民如子,去歲帶著軍隊救援綏地,救下多少人的性命,災后重建,放糧救人,防治瘟疫,趙玚將軍親力親為。陛下若是不幸死了,披麻戴孝便是??哨w玚將軍若是去了,我們有何顏面見父老鄉親!”
薛儀道:“你們不是在救他,是帶著百姓的性命陪葬!只要綏東投降,我薛儀可以擔保,若是沒能留下趙玚將軍的性命,我薛儀以死謝罪,死后不入宗廟,不入祖墳,不得超生?!?/p>
相比荀延的趕盡殺絕,薛儀更愿意化為己用。只要趙玚投了主公,何愁綏東十三城不賣命。
趙玚聲名遠揚,更能襯得主公才是明主。
且那么多的百姓,他自小生長在這里,怎能容忍荀延喪心病狂將綏東摧毀。北國內亂不假,但南周也好不到哪去。
百姓死絕了,哪里還有天下可言。
荀延就是個不擇手段的瘋子。不顧后果,只看眼前。
薛儀道:“戰亂下去,不僅你們死,你們愛戴的趙玚將軍也逃不過。為何不潛伏下來,待將來擇一明主投之?”
有將領道:“薛儀,你是為了誰來當這個說客?!?/p>
薛儀道:“我不是為了誰,我是為了綏東千千萬萬的百姓。權勢在上面的人手中,葬送性命的卻是底層的百姓。”
薛儀又道:“趙玚救了百姓,難道忍心百姓因自己的抉擇無辜赴死?”
將領嘆息一聲,道:“我們會好好想想。薛儀,你出去這么多年,嘴皮子功夫越發見長?!?/p>
薛儀敬酒道:“再是口舌愚笨之人,大難當前,也會竭力高呼示警?!?/p>
“將軍,時間緊迫,還望您早日定奪。”話落,薛儀將杯中酒一口飲盡。
夏初。
一封降書送到了濮陽邵案前。
只要濮陽邵承諾,軍隊不犯秋毫,不傷軍民,不擄錢糧,綏東十二城便投降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