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下降,喬楚看著窗外,眼底映著一片大海的碧藍,一時有些怔忪。
“很像。”梁以初的聲音在身邊響起,整整三個小時的航程,除了最開始說的那兩句話,這還是他第一次開口。
喬楚下意識側頭看他,目光一觸即離,但是在那對視的一瞬間,兩人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東西。
是的,很像,這片海域和她空難后流落的那個小島很像。若是換了以前,喬楚只會一個人默默回憶,在喧囂人群中獨享自己的那一分懷念,可是這次卻多了個人在旁邊,雖然他只說了兩個字,別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么,可是喬楚卻懂,而且只有他們兩個才會懂。
因為藏在她心中的那片島嶼,剛好也同屬于身邊的人。
因為她的經歷,他也恰好都有參與。
轟隆一陣顛簸,飛機落地,梁以初沒有再和喬楚說什么,直接去后面幫其他安保人員搬運設備。
“喬作家,能和你商量一件事嗎?”下了飛機,寧勛找到喬楚,“這次攝制組想要喬作家配合在網絡上宣傳,如果我們借用你的微博同步上傳一些拍攝進度影像資料,你會介意嗎?”
制片人已經為了這件事給寧勛打過很多次電話,他們看中了喬楚在微博上的影響力,想要借她的話題度炒作這次極限紀錄片拍攝,爭取從開拍就打出知名度。
寧勛一直對這種制造噱頭的事表示不屑,要是放在以前,片方敢提出這種要求,他會直接撂挑子走人,可是這一次不同,因為攝制組要去的地方都是真正的極限之地,斥資巨大,光是給所有工作人員買的人身保險就是一筆天文數字。紀錄片又不像電影那樣容易回本,一旦弄不好就是打了水漂。他身為導演,不能一點不為投資方考量。
一提到微博,喬楚首先想到沈岳之和她說過的,要發微博安撫米分絲,不讓他們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從而腦洞大開啟動無邊的想象力擴散各種莫須有的謠言。一想到這個喬楚就頭疼,因為米分絲的想法千奇百怪,他們總是不相信自己還活得好好的。
如果讓寧勛他們多上傳一些她的照片,米分絲們會不會就不再胡思亂想了呢?而且她也不用自己想微博內容了,算是一舉兩得。
見喬楚一直遲遲不回答,寧勛以為她不想用自己炒作,正要說算了,不料喬楚卻點點頭,竟然同意了。
寧勛透過機場的落地窗往外面看了一眼,陽光正好,“不如現在我們就拍一張照片吧,正好告訴你的米分絲你已經安全抵達,省得他們不放心。”
一想到喬楚那些米分絲,寧勛又忍不住想笑,心說喬楚這還好好的呢,她那些書迷就快要把網絡平臺給端了,這要是真的有一天喬楚受了什么委屈,他們還不得鬧炸天?
維拉港簡樸的飛機場外,一座一座白色尖頂小房子做背景,藍天為幕,綠草為席,像一幅淡雅卻不失鮮活的油畫。穿著藏藍色運動服的喬楚站在棕櫚樹下,雖然依然沒有什么笑容,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好像她與生俱來就是融入這幅畫里。
帶著咸shi氣味的小島海風輕撫過她的發絲,吻上她的唇,又掠過她耳畔,似乎在說:歡迎回到大海,我的孩子。
“順利抵達瓦奴阿圖,會不斷更新微博,謝謝大家。”
文字配圖,點擊發送。
當天下午,“瓦奴阿圖”四個字,一舉登上微博二十四小時熱門搜索榜。
維拉港的機場很小,規模和國內很多地級市的機場差不多,據說還是中國政府援建的。其實整個瓦奴阿圖的建筑都很低矮,到處都是兩層或是三層的尖頂小樓,能最大限度地將藍天呈現在人們視野之中。讓人能夠更加親近自然,而不用受鋼筋水泥的壓迫。
寧勛給喬楚發完了微博,就去聯系他們的接頭人。
喬楚一個人站在機場外面,看著一輛又一輛中巴車,上面印著各個旅館花花綠綠的宣傳語,將一波又一波游客接走。
很奇怪,雖然身處陌生的國家和城市,但她反倒沒有在國內時那么局促不安。
可能是海島的氣息讓她覺得熟悉吧?
遠處隱隱傳來的海浪聲輕輕震動著耳膜,透過機場的玻璃窗,喬楚能看到保全人員在搬運設備,目光定定落在其中一個人身上收不回來,她忽然想起在《荒島之戀》中寫過的一段話:
我的目光落在你的身上,我的心也因你而牽動,就好像是脫離于身體的另一個部分,即使閉上眼,我也知道你就在那里。所以我不再害怕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對我來說,就只有一個你。
也許這話在外人看來有些矯情,但是只有真正體會過血脈和靈魂都與一個人相連,才可能會理解這其中的意義。
大約二十多分鐘后,他們的接頭人來了,同樣找了一輛中巴車。一行人經過長途飛行,又把近七百公斤重的裝備倒騰上車,已經累得不行了,即使是那幾個保全人員也都有點倦色,唯有梁以初,依然神色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