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是單單只我一個,卻不曾讓他知曉
——題記
我的祖母是清代末年官宦人家的嫡出小姐,精通琴棋書畫,她與祖父戰亂年代相愛,她說:“你祖父是個溫文爾雅的新知識分子,去過很多地方作過演講,我的父親當時是兩淮鹽運使,于我而言,父親的財產田薄足夠我富足生活三代不止,我卻看上了留洋歸來的他,看上了他留心世務,淹通群籍
”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祖父三十九歲時于炮火中死去,只留得一封離別詩:
烽煙起,辭愛妻長兒可立事,稚子勞撫育吾身許國死而無憾,卿自珍重,教兒忠義,來生再聚
信送到時,祖母正用象牙篦子梳頭,篦齒突然卡住發結,十五歲的大伯已沖過來搶過信紙祖母凝視著墨跡未干的“陣亡”二字,將茶盞里的普洱緩緩澆在檀木桌上,看褐色水痕漫過祖父的名字:“把院子里的墨蘭都挪到西廂房,它們見不得血光”
幾年后,祖母托了關系讓大伯赴日去學學問,臨別前夜,他在書房撞見祖母將祖父的懷表放進絲絨盒月光漫過她腕間的翡翠鐲子,“留洋要學的不是l面,是怎么在豺狼堆里活下去”父親躲在屏風后,看見大伯攥緊的拳頭抵住胸口,懷表的滴答聲混著心跳,在寂靜里撞出不安的回響
暮色中的碼頭,汽笛長鳴父親本是陪大伯來送行,卻在出發前夜被塞了一張赴日船票“新式學問你去學,家里漕運生意我盯著”大伯的話還在耳邊回響,父親望著碼頭漸遠的身影,攥緊了貼身的螭紋玉牌
八年后歸來,大伯已將宋家漕運拓展至整個渤海灣家族議事廳里,大伯推開賬本:朝廷在修鐵路,咱們得往輪船運輸轉此后,港口商船如織,大伯坐鎮拓展內陸,父親則開辟海外航線發展幾年后,y國發來的合作電報,宋家從傳統漕運蛻變為跨國航運巨擘
而在宋家發展過程中,十幾年兩兄弟在商業上的種種矛盾成了劈開兄弟情誼的利刃
——
“s國的這項單子應該由我兒子來負責,是之前就安排好的!憑什么你說搶就搶?”天庾集團總部大廈,總裁辦的會議桌上,大伯宋伯誠拍桌罵道,額角青筋跳著,聲音因氣結發緊
而他口中的兒子,這是宋家大房的長子宋宴安,白天泡在私人會所打牌,夜里開著限量跑車炸街,對公司財報一臉茫然,揮金如土眼都不眨,二十五歲了,談過的女朋友沒有一百也有幾十個,而且個個都是網紅臉,愛名牌,對他的錢比他的人更上心
“你讓我怎么把s國的業務交給他?是讓他給凱勒先生介紹兩個他談過的女朋友嗎?”,而他對面桌上的中年男人和藹一笑,儒雅的氣質,臉上卻掛著譏諷:“作為長子也就算了,整天無所事事,只知道揮金如土,就連大學文憑也是買來的,一個x國名不見經傳的小學院,每年的公司報表他看過一眼嗎?”說著便望向宋伯誠,眼里記是勝券在握
而這位宋氏集團的高層便是我的父親——宋仲謙,而他這次的辯論便是為我的長兄爭取這次項目
“煜哲這孩子我從小養在身邊,前年從國留學回來,一直都在鉆研公司事務,無論是財務還是人際關系,亦或是核心業務運營,對公司上上下下了如指掌,宋宴安拿什么跟他比?”
“立嫡立長,煜哲這孩子我也是從小看到大的,的確優秀,但是宴安畢竟是家中大房長子,這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理應先由他來完成,不是嗎?”大伯說到最后聲音越來越小
“哼,”父親淺淺的一聲冷笑,彰顯著他的譏諷,可畢竟要維持他儒雅的風范:“我也不是說什么哥哥的孩子有什么不好,不如讓這兩個孩子比對一下,看看是誰的能力如此”眼底漸漸浮上一層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