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秋。
寫景、抒情都可以,無所不包。
上方的老夫子笑瞇瞇看向下方朝氣蓬勃的學子們,“詩詞一道雖然于治國無太大益處,卻一樣是國家昌盛的必需品。”
“因為我們不是蠻夷,我們有歷史、文字、思想、藝術,我們還有感情,這些東西對國家的影響在于潛移默化,如果不想讓后人覺得我們這些先輩無趣,還是各樣一起昌盛一下吧。”
夫子說話輕揚起伏,聽起來很是舒服,也感覺很有說服力。
下方有學子舉起手臂,經過夫子同意后,他迫不及待問:
“您說這些東西于治國無益處,卻是強國的必需品?”
老夫子點頭,“當然,這些東西會無形中為我們塑造一個大國形象。”
那學子似乎等的就是這句話,立馬又道:“可是北妖國成契也是強國,它們近些年甚至隱隱超過我大景,難道他們也興文道、樂道嗎?”
下方一眾目光紛紛轉向臺上的老夫子,都保持沉默的看著他。
妖國成契的崛起,是大景永遠的痛。
一個就這么橫亙在北方的強大敵人,誰也無法忽視,朝野上下無人不談論,提到成契,氛圍微微沉寂下來。
夫子一只手臂依著講臺,幽幽嘆出一口氣,“孩子們,你們怎知妖國內部沒有人族?”
“事實上,他們的制度、社會與我大景別無二致,只是百姓換成了妖族與人類混居。”
“他們的高層學習我們的語言,學習我們的治國理政策略,甚至學習我們的詩詞歌賦,還讓妖國里的人族擔任大官,由此,才一步步強盛的啊。”
眾學子面面相覷,相顧無言。
他們生活在大景腹地,與北方妖國相距何止萬里,雖然妖國壯大壓迫邊境時時聽聞,但不經歷一番細致游歷,是不會知道到底怎么一個強盛狀況。
身著長衫的老夫子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鼓勵道:
“今日詩詞的頭彩,可得老夫手里這枚出入學宮藏書樓的玉佩。”
“孩子們,要想擁有實現抱負的平臺,便要學問足夠大,多讀書才可積累學問吶。”
夫子悠悠話落,引得木堂下方一陣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