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與現代化工業廠區比起來,更像一個小型社會。
里面有學校、醫院、幼兒園、食堂、派出所、電影院等附屬機構一應俱全,屬于工廠辦社會的典型代表。
整個沈飛目前總人數差不多28萬人,妥妥地超級大廠,隸屬于三機部直屬的骨干軍工企業,行政級別正廳級,廠長享受副部級待遇,甚至像李耀本身就是高配。
陳羽看著天空飄著鵝毛大雪,臉上有著異色。
這些日子在沈飛,給了他很大的觸動。
沈飛的技術人員,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特別是他更直觀地感受到那些為國防事業奉獻終身的技術人員的情懷后,更加被他們所觸動。
不是為了自己有多少錢,給后人留下多少錢,而是實現自己的價值。
實現為國家崛起,為民族復興的價值。
再多的錢,死了都帶不走。
人生在世,不過一飯一衣,片瓦遮身。
這里的技術人員,很多都是當年剛成立的時候就在了。
就是他們的努力,為中國建造了屬于中國的國產戰斗機,讓中國空軍可以駕駛著國產戰斗機可以去保衛中國的領空。
現在中國的戰斗機是落后于歐美、蘇聯,但是其實已經是世界排名前三十的了。
中國國產戰斗機便宜,中國用得起,戰爭爆發的話,更是可以不用考慮成本死命造。
歐美、蘇聯戰斗機先進,但是貴,特別是歐美的戰斗機那是死鬼死鬼的,窮的跟鬼似的中國,買不起歐美的戰斗機。
現在是中美蜜月期,中國甚至可以從歐美購買先進武器,其中包括f16這樣的先進三代戰斗機。
但是一架f-16戰斗機就要1800萬美元,中國根本買不起!
1980年中國外匯儲備是可憐的-1296億美元,根本不夠花。嚇得國家連忙嚴控外匯使用,各種省吃儉用,嚴控外匯支出,現在中國外匯儲備只有可憐的2708億美元。
三機部和空軍之前想要采購歐洲的敵我識別器、雷達警告器等等,一直沒有談妥,除了因為歐洲廠商要價高外便是因為中國缺乏外匯!
如果中國有足夠的外匯,恐怕這筆生意已經做成了。
陳羽在沈飛,看不到一臺數控三軸加工中心、四軸加工中心,便是因為頂端的數控三軸加工中心,屬于巴統禁運,中國想要搞到手都得花費很高的代價,一臺都得差不多花費100萬美元。
至于四軸加工中心,這已經是屬于戰略級別了,巴統委員會盯得非常緊,中國想要搞一臺四軸加工中心都非常難,起碼得200萬美元~300萬美元!
五軸加工中心,想都不用想,就是蘇聯從東芝購買,一臺的價格也高達800萬美元!
現在中國的情況,歐美將先進武器裝備擺在面前,中國都買不起。
因為中國窮,中國缺乏外匯儲備!
要是采購歐美武器的話,都得動用黃金儲備,用黃金去購買!
而國產要便宜的多,最重要的是不用珍貴的外匯。
再怎么嫌棄此時的殲-5、殲-6戰斗機,都無法否認,就是這些飛機撐起了中國的領空,保護著中國領空!
空軍渴望獲得先進戰斗機,增強空軍的力量。
但是因為技術力量有限,科研團隊力量薄弱,遲遲拿不出讓空軍滿意的戰斗機。
陳羽評估過,想要制造出第三代戰斗機,現在的沈飛是沒有這個能力,把全套設計圖紙擺在沈飛面前,沈飛都制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