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蘇聯的米格-29、蘇-27會不會已經服役上百架了?畢竟幾年前他們就公布完成首飛了。”劉興華言語中充滿著擔憂。
這時候中國的航空工業相比歐美、蘇聯,實在差距太大了。
那是真正的代差。
現在中國連一款二代半戰斗機都沒有,殲-7、殲-8都是屬于二代機,而美國、蘇聯已經進入三代機時代。
陳羽聳了聳肩:“這種事誰知道呢,戰斗機裝備數量都是各國的機密,報道出來的肯定不是真實。”
米格-29、蘇-27都是幾年前就進行首飛。
而關于米格-29、蘇-27的性能、裝備數量等等報道,各不一樣。
有的報道米格-29、蘇-27還未裝備,有的則是報道已經裝備二三百架。
真實情況,誰也不知道,因為這是屬于蘇聯的軍事機密。
就像f-15、f-16戰斗機的裝備數量,始終屬于高度保密。
哪怕美國人自己國防部公布的數據,也不準。
誰信誰是傻子!
沒有哪個國家,會傻乎乎地將自己的情況曝光出來。
就像中國如今裝備的殲-7、殲-8數量,別說國外的難以探查準確數字,連陳羽都算是中國行業專家,都不知道具體裝備數量。
“其實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放在美國、蘇聯身上,我們落后太多了,美國、蘇聯就是原地踏步不發展,我們就是發展50年也追不上美國、蘇聯,只要我們發展100年能夠達到現在美國、蘇聯的水平,就不錯了。”一個女生忽然說道。
陳羽循聲望去,認出這個女生‘周雨柔’,也是應屆畢業生,分配到601所,是屬于數學專業。
周雨柔說得理所當然,這也是她真實的看法。
周雨柔是來自魔都復旦大學數學專業,畢業被分配到601所,畢竟601所也需要數學專業的人才,加強計算能力。
進入復旦讀大學,周雨柔這幾年不斷接觸到歐美、蘇聯的信息,她很快就確定一件事——出國留學,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可是留學這件事,可不是她想出國留學就可以。
1978年12月份中國首批赴美留學生前往美國,開啟了改革開放后中國留學生新篇章,拉開中國派遣留學生出國留學的大幕,每年留學生數量都不多,3000~5000人!
全部都是公派留學生,由國家支付留學費用。
因為留學費用高昂,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家庭能夠承擔得起。
哪怕有極少數富裕家庭,子女想要留學也不行,這個時代留學不是有錢就行的,哪怕自費都不行,因為沒有門路,有錢都花不出去。
出國留學,都得進行選拔,而周雨柔并非是復旦大學數學專業最優秀的學生,根本沒有通過選拔。
說實在的,周雨柔并不能理解陳羽等人為什么以看待敵人的眼光去看美國和蘇聯,美國和蘇聯可是世界霸主,美蘇兩強爭霸,中國這么落后,這么窮,根本沒有資格去當美國、蘇聯的對手。
“就是努力50年、100年,我們也不能放棄,要是我們不努力,就是50年、100年都追不上!可是我們努力了,努力50年、100年就有希望趕上美國和蘇聯!”劉興華沉聲道,“我們601所的使命,就是為國家制造出先進的戰斗機,讓空軍戰士可以駕駛著先進戰斗機去守衛祖國的領空,保衛我們的空中主權!”
陳羽看了眼周雨柔,這女人胸大無腦,他難以想象竟然是數學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