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里面,繞不開的便是火箭發動機,這也是需要攻克的。
陳羽看了一下超級科技模擬器:“竟然需要三年時間,這要是真的組建團隊去攻克,也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陳羽咋舌不已。
超級科技模擬器,都得三年時間,才能模擬出他所需要的火箭軌道。
可想而知,這火箭軌道蘊含著多么重要的技術,從零開始,是多么困難。
“要是能夠去美國霍洛漫空軍基地見識一下火箭軌道,那就好了!”陳羽忍不住感慨。
陳羽不得不承認,美國二戰之后,和蘇聯真的迎來了科技大爆發,搞出了一大堆黑科技。
這種雄厚的國力,體現在方方面面。
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在科技方面真的是引領著此時人類,創造了無數第一。
現在中國,相差美國和蘇聯,還很遠很遠。
想要追趕美國、蘇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等霹靂-3空空導彈改進項目好了之后,我看看能不能通過老師,申請科研項目,獲得科研經費。”陳羽略微沉吟。
他現在是讀博,博士生是沒有資格單獨申請科研項目的,更不要說獲得科研經費。
博士生,只能參加導師的科研項目,使用該科研項目經費。
火箭滑軌,現在對于中國而言,完全是一片空白。
陳羽并不滿足于依靠超級科技模擬器,畢竟超級科技模擬器再強,也只是他一個人能用。
一個人的力量,是極其有限的。
中國的復興之路,只靠他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培養更多的技術人員,不斷夯實中國的科學技術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霹靂-3空空導彈中途下馬,未能大批量生產列裝,但是通過研制‘霹靂-3’導彈,大大提高了中國科技人員的設計水平與能力,培養了一批導彈設計能手,為中國空空導彈的研制積累了經驗,才有了現在霹靂-4導彈、霹靂-5空空導彈、霹靂-6空空導彈的研制。
“火箭滑軌,需要三年時間,甚至更多,我有充足的時間!”陳羽略微沉吟著。
火箭滑軌,很難,他用超級科技模擬器都得用時三年時間,才能搞出符合他預期的火箭滑軌。要是提高標準的話,用時必然更多。
而且哪怕他攻克火箭滑軌技術,國家愿不愿意投入巨資建設火箭滑軌,那也是未知之數。
陳羽覺得,自己還得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重要更有價值,比如如果是錢永強,那么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第一次,陳羽有些明白,為何那么多人想要進步,追逐著成為學閥之路。
因為只有地位高了,能夠獲得的資源才多,才能夠做自己想做的。
一個院士,不僅僅院士頭銜這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更在于院士所能夠調集的資源。
陳羽不知道一個學部委員能夠調集多少資源,但是他了解錢永強所能調集的資源,甚至比北航校長能夠調集的資源還要多。
這是一點都不夸張。
就像殲-7改項目,錢永強輕易就調集了那么多人,用于推進殲-7改項目,更是直接跳過一些程序性,直接打破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