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出口創匯,大部分外匯都會自動結算,企業只能留存一小部分的外匯,但是哪怕如此,也一下子讓北航成為擁有外匯最多的大學。
有了外匯,北航就可以訂購一些國外的圖書、期刊,可以派遣教授、研究員出國參加學術交流,也可以購買北航需要的實驗室器材。
至于北航正在大興土木的,這背后很大部分就是中國計算機公司創造的利潤。
作為中國第一家計算機公司,雖然也算是國企,但是當時上面給予很大的政策優惠,免稅三年,這也意味著,利潤可以用于中國計算機公司的發展壯大以及支持北航。
同樣的道理,中國打印機公司也是一樣。
陳羽有些意外,沒想到中國計算機公司的產量已經這么大了。
4000臺的月產能,對于以后動不動一個月上二三千萬臺產能,那自然是沒法比,但是這可是80年代初的中國。
沒有完善的產業鏈,都得重新構建產業鏈,各個都得擴產。
這個產量,已經是非常非常可觀了。
陳羽意識到,自己可能小瞧了這時候中國的體制優勢了。
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
“技術方面,有什么問題需要我解決嗎?”陳羽問道。
作為總工程師,最重要的就是解決技術方面的問題。
“現在沒有,現在主要是提升產量的合格率和優良率,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很多不合格的零部件,為此沒少和其他國營廠吵架,要不是學校通過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施壓,這幫孫子都想撂挑子。”秦長征搖了搖頭,“技術服務這方面,我們在跟清華、北大、中國計算機所等進行合作,現在倒是還好。”
陳羽對于出現這種情況,說實在的并不意外。
中國計算機公司,是按照現代化企業模式運行。而這些國營廠,還是原來的老一套。
大家互不統屬,肯定不愿意受氣。
至于什么訂單之類的,這些國營廠負責人才不管,反正國營廠又不會破產倒閉。
但是通過上面那就不一樣了,你不服氣,一紙任免書,就足以將一個國營廠的廠長直接免職。
縣官不如現管,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