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陳羽,便充當著老師的角色。
說是組建空空導彈團隊,實際上真實目的是培養技術人員。
這才是根本目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整個空空導彈團隊,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占了絕大多數,因為這些都代表著中國的未來。
反而那些教授、研究員,陳羽并不怎么重視,這些人的定位,是帶領著這些學生再走一程。
此時黑板上,陳羽畫著圖,一個個部位的進行講解。
比如一開始的總體設計,這是負責空空導彈整體方案的設計,主要是綜合考慮導彈的作戰需求、性能指標、技術難度和成本等因素,確定導彈的總體布局、外形尺寸、重量分配以及各分系統之間的接口關系。
每個人,都被確定到每個專業里面。
此時,陳羽起到的,是一個老師的角色。
能夠參與到這個科研項目組,每一個就代表著,這些人以后,哪怕分配工作,都是會被分配到331廠、712廠、212廠、123廠、245廠以及原本隸屬于一機部18所等單位,絕對不可能分配到其他單位。
畢竟這涉及到軍事保密。
陳羽選擇作為第一項攻克的,便是‘閃電-1’空空導彈,也就是他已經研制成功的,總重量45千克的小型近程空空導彈。
‘閃電-1’空空導彈,導彈長度可是只有214米,彈徑也只有120毫米,尾翼430毫米,彈重45千克,戰斗部重6千克,采用固體發動機,采用被動紅外制導,最大速度3馬赫,射程03~13千米。
這款導彈,意義不言而喻,它將豐富中國戰斗機的武器庫,讓中國戰斗機能夠攜帶的導彈更加豐富。
雖然射程是短了一些,但是也更強,在近距離格斗時,能夠發揮著強大的威力。
最大速度3馬赫,也可以威脅幾乎所有的戰斗機、轟炸機,甚至可以進行近距離攔截導彈。
畢竟以前的導彈,可是有不少速度還達不到3馬赫的。
其他人聽得非常認真,詳細地記著筆記。
對于陳羽這個總設計師,沒有人反對。
那些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面對著陳羽頭上‘教授’頭銜,天生無法反對。
其他教授、研究員,那更是多多少少了解內幕。
在這一行,要是大家水平差不多,那自然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也不服誰。
可要是水平領先很多了,那么都是屬于內行人,自家人知道自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