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襄只自保有余,無力再保護他人。劉盈信任他,他便按照劉盈請求的去做,沒有再勸。
楚王后乃是項梁為項羽所聘,項襄與楚王后關系自然不錯。
雖然他平時裝作與楚王后生疏,一有事,楚王后仍舊很信任他。
項襄讓楚王后裝病,說這樣能勾起項羽憐惜,或許能請項羽讓龍且撤兵。楚王后自然應從。
項襄又向項佗請求,時近年關,他想去給父親掃墓。
項佗知道項羽故意冷待項襄,對項襄很憐惜。項襄在彭城無事可做,不如回到家鄉隱居。
他猜測項襄可能是借口掃墓,就留在家鄉不回來了吧。
“你先回去吧,我再勸勸楚王。”項佗送給項襄許多財物,讓項襄照顧好自己,“他只是見你未出孝期,才不忍讓你領兵。”
項襄微笑:“我知道。我與兄長一同長大,最是親近,怎能不了解他?”
項佗送別項襄,嘆息搖頭。
或許項襄離開彭城,離開楚王身邊,真的會更好吧。
項羽暫時收兵回彭城,聽聞楚王后生病,他只是將劉盈搬到自己宮殿附近,沒有去探望楚王后。
他不蠢,知道楚王后裝病,想要勸他讓龍且回來。
婦人短視愚蠢,他實在懶得理睬。
見項羽對自己不聞不問,只與一眾能歌善舞的美人廝混。特別是那虞美人,占了項羽最多的夜晚。楚王后真的病了。
她向龍且寫信,哭訴自己的失寵,和項羽對龍家的無情。
劉盈真的很同情楚王后。
如果楚王后知道后世人連史書記載得明明白白的事都懶得看,只把項羽和虞美人湊做一對,無論男女作者的作品,項羽和虞姬都一生一世一雙人,是不是得慪死?
更別提后世族譜作假,許多姓項的人都把祖先寫成項羽和虞姬,連虞姬都被編了幾個姓虞的兄長,戲份全是抄的龍且。
龍且,一款沒有姓名,但在所有項羽二創作品中都當項羽大舅子的可憐男配。
這些編族譜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虞姬根本不姓虞,還編什么虞氏族譜呢。
“如果阿父戰敗,后世人也不會記載阿母,而是會記在阿父飲酒唱歌,戚姬跳舞相對吧?”
“楚兵已略地,四方漢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劉盈哼著荒腔走板的小調。
現代女性對項羽的好感,大多來自于劉邦對妻子的冷漠,與項羽“霸王別姬”深情的對比。
哪怕虞美人只是“常幸”的寵妾,結局是被項羽丟棄在亂軍中;哪怕項羽另有王后,妻兄還在為項羽拼死戰斗。戰敗者的家眷哪怕記載了也無人關心,項羽自然是情癡。
如果變成“漢王別姬”,阿父就要和戚姬生生世世綁定,變成情癡啰,嘻嘻嘻。
還是讓項羽享受這個美好的情癡待遇吧,拱手,告辭。
“王后,能告訴我你的姓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