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對,我們都是吃過苦的人,就算當了皇帝皇后,根子上骨子里也改不了。”劉邦的笑容難得溫柔。
呂雉移開眼,沒把藥碗扣劉邦臉上。
習慣之后,劉邦再將手中文書遞來,呂雉便很鎮定地看文書,為劉邦出謀劃策了。
“盈兒這個讓項籍‘滅門’的想法很好。他不是在搗亂。”呂雉道,“項襄在彭城保護過盈兒,項伯在鴻門袒護過你,他們的功勞,即使不思考項籍之事,也足以封侯。”
劉邦頷首:“那就以他們立下的功勞為由封侯,不提項家之事。”
這樣會更好地讓項家分裂吧。
呂雉想了想,道:“讓項襄多出戰幾次,有了戰功,更有理由封侯。”
劉邦想了想,再次頷首:“項羽這次退兵,就沒空再追著我打了。讓項襄帶著宋昌、張不疑回盈兒身邊,盈兒那里會有許多戰功給他立。”
項羽退兵后,劉邦會留在滎陽養一陣子的傷。
這段時間,漢軍主力將繼續攻城略地。
劉盈既然已經上了戰場,漢將會有意識地將戰功喂給劉盈。
自家老兄弟們不缺戰功,早足以封侯。至于食邑,加封不還是憑皇帝心情?彭越就做得很好,將攔截項伯之功拱手讓給盈兒。
此時劉邦還不知道,劉盈的功勞不是彭越讓的。彭越這個傻憨憨,劉盈說能上,他真的讓劉盈上戰場了。
“對了,韓信的妻子我已經定為劉交之女。孺兒還小,你不用太早為她尋親事。”劉邦隨口道。
呂雉眨了眨眼,冷笑道:“你說到做到,可別又喝了幾杯酒,重提把孺兒嫁給張耳之子的事。”
劉邦惱怒道:“提?誰還敢提?盈兒說等他登基,就給孺兒送十個八個面首。我隨意給孺兒定親事,反正孺兒不會缺美少年睡!你聽聽,這是人說的話嗎?!”
呂雉雖在韓信和劉孺兒的婚事上和劉邦起了沖突,但在這一點上她很贊同。
劉盈也用同樣的方式威脅她。
劉邦想用劉孺兒籠絡張耳這個異姓王,同時也是報當年之恩;呂雉想用劉孺兒籠絡韓信,與韓信親上加親。
張耳之子和韓信都早有侍妾。但劉邦下令,他們會乖乖空著正妻的位置等著劉孺兒。
至于庶子什么的,劉邦和呂雉都不會在乎。無論是張耳之子、韓信還是劉孺兒,將來肯定有享用不盡的加封,不用爭什么家產,嫡子庶子全都封爵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