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漢太子了呢。”
漢帝登基當年,遣散諸侯軍隊,命各自歸鄉(xiāng)。
漢軍中的兵卒,一律按照原籍貫賜予軍功應得的田宅。
關中經歷幾次大戰(zhàn),又被項羽阬殺幾十萬青壯秦卒,萬里沃土變得荒無人煙。漢帝又下令,若有愿意入籍關中者,賞賜增加,多免幾年的賦稅。
漢帝強調地方官吏要對歸家的有軍功的兵卒尊敬,如果欺辱兵卒,將被重罰。
安排好歸家兵卒后,漢帝再次下令,逃入深山中的民眾按照秦國戶籍當時登記的田宅數目,恢復他們的田宅;赦免天下因饑餓而自賣的奴隸為平民,令他們歸家,官府為其分配田宅。
蕭何刪減了秦律中繁瑣的部分,但沒有減輕秦律中的刑罰,沿用了秦律的肉刑,還將sharen、盜竊等刑罰加重。
與此同時,漢帝又下詔庶民無罪不可罰,漢吏向民眾講解法律時,絕對不能像秦吏那樣動輒鞭笞聽不懂的民眾,要耐心地向他們解釋。
天下還有零星兵禍,北疆告急,南邊有趙佗虎視眈眈,大漢這天下并不安穩(wěn)。
漢帝憂心兵事,手中關于民事的詔令卻沒有停下過。
一條又一條的詔令隨著重建的驛站中的馬匹,傳達到天下各處地方,連諸侯封地中也得到了漢帝的詔令。
哪怕是諸侯,也得按照漢帝的要求對待庶民。
諸侯嘩然。
在項羽平齊地叛亂時,只有英布派了兩千人跟隨,其余諸侯完全不理睬項羽。
項羽“深恨”的已經不夠忠誠的英布,當時卻是項羽唯一的盟友。
楚漢之爭時,諸侯皆投漢,與漢共擊彭城。漢帝彭城戰(zhàn)敗,諸侯雖重歸項羽,楚漢之爭時,他們大部分都隨漢擊楚,小部分作壁上觀。
漢帝滅楚,諸侯皆勸漢帝登基稱帝,領了漢帝賜予的諸侯封號各自歸國。
當漢帝的詔令傳遞四方,在楚漢之爭中沒有出一兵一卒幫助項羽,在項羽戰(zhàn)死時都沒有掉一滴眼淚的楚王“故臣”,紛紛叛漢。
北至燕王臧荼,南至臨江王共尉,天下戰(zhàn)火重燃。
后人稱贊,這都是楚王項羽仁而愛人的象征啊!
項羽如此得人心,不得人心的漢帝只能重新披掛上馬,領兵出征。
他揉著漢太子的發(fā)髻,把漢太子的發(fā)簪都快揉掉了。
在漢太子不滿的嘟囔聲中,漢帝嘲笑著漢太子的小兒之態(tài),揚鞭重出關中。
劉盈帶著木匠給劉邦制作的超級氣派的龍椅,椅背上的花紋都還沒雕好。
“乖乖守家,這次別亂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