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鬧啊!
“我都說了,阿父會為我湊馬,
你們真當阿父猜不到我想做什么?”劉盈賣了至少現在還對他的計劃一無所知的心累老父親,
“就算猜不到,等阿兄給我把兵選好,
我開始訓練的時候,
自會給阿父寫信,不用你們告狀。”
劉盈說要自己選,
韓信見攔不住,便把選人和訓練的事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他擔心劉盈不會選不會練,
若攔不住劉盈冒險,
劉盈會遇到危險。
劉盈現在的親衛隊,包括那群小將,都是韓信在幫著練。
即使韓信曾經手把手教劉盈練兵(并思考如何全軍覆沒),
自己在時,韓信還是自傲在練兵上,只能自己來。
阿兄這么體貼,劉盈當然是笑納。
聽到劉盈會主動向劉邦坦白,只是遲一會兒,幾人松了口氣。
反正離冒頓南下還有幾個月,只要皇帝想阻止,肯定能親自來北疆逮劉盈。
韓信花了一旬時間,給劉盈選好了人。
他沒有只選五百,而是選了五千。經過練兵,最后末位淘汰到只剩五百。
這五千人中,有大半是邊郡豪強子弟。
他們不屬于戍卒,但聽聞太子選人,立刻自帶干糧武器馬匹來投奔。
就算選不中,他們也自愿參軍,等打完冒頓再回去。
大漢的兵制是韓信定的,目前有兩種兵,一種是“義務兵”,即服兵役的戍卒;一種是“志愿兵”,即自愿投軍的良家子。
大漢目前唯一一條清晰的上升途徑與大秦一樣,都是軍功。良家子從軍立功封爵,是邊郡豪強成為朝廷顯貴最可行的路。
原本歷史中,邊郡豪強會在大漢強盛之后,即文景帝時才大規模參軍。劉盈在邊郡住了這么長的時間,又給出了這么好的條件,邊郡豪強子弟踴躍參軍的時間便提前了。
良家子參軍,普通戍卒難以與他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