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徹侯封國中也有郡縣,由中央直接派遣流官治理,
徹侯不得干涉流官任命,幾乎把徹侯的藩國變成了單純的“食邑”。
這就是大漢獨特的“郡國并行制”。
在這樣的制度基礎上,
漢武帝大舉撤掉徹侯的藩國時,
就顯得較為容易,沒有徹侯敢反抗。漢武帝后,
封侯多是僅有封號和食邑的關內侯,
如冠軍侯便是關內侯。
這個時空中,劉邦有了劉盈這樣優秀的繼承人,
沒有在平叛中消耗自己,有足夠的精力和底氣打造更加完善的“郡國并行制”,
摸索讓天下真正能歸于一統的制度之路。
劉邦是馬上皇帝,
天下由他打下來。繼任者劉盈也是戰神,有不菲戰功。
在他們的壓制下,就算有諸侯生出野心,
也只能唯唯諾諾裝孫子。
劉盈穿越死亡沙漠,許多野心家蠢蠢欲動。
比如劉邦一眼就看出有反骨的劉濞。
原本歷史中,劉邦也看出劉濞的野心過大。這個時空,劉邦心中沒有半點緊張,還很想看笑話。
劉濞再大的野心,在面對劉盈時也只是重復著“我要挑釁”“我被揍了”“我哭著跑了”的日常,真是好玩。
劉邦哪可能看不出,劉濞野心是有,但對劉盈十分敬重。只要劉盈不死,劉濞便只是劉盈那“過于活潑且討打”的“臭弟弟”,不會有讓劉盈被迫“弒親”的小動作。
劉邦對親朋好友都很寬容。只要不真的弄出事,他都能容忍。這就是他看著劉濞有了小動作,還寬恕劉濞的原因。
劉濞雖有反心,只要反形未具,并在劉盈回來后就變老實,他就不會動劉濞。
劉濞也聰明,不會一直嚷嚷自己要謀反,讓自己難做。
劉邦想起劉盈悄悄和他笑話的另一個時空中的淮陰侯。
嗯,雖然反形未具,你也別天天把反心掛在嘴邊,大嘴巴到處嚷嚷。這樣自己真的很難做。
唉,還好自家的信兒是個好的,自己和娥姁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