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甘寧壓力很大,但對比了一下跟隨張使君,
甘寧還是勇敢地承擔(dān)了壓力。
孫策悄悄對周瑜道:“張盈說,
甘寧就是越壓越強(qiáng)。”
事務(wù)繁忙的周瑜暴躁道:“在他眼里,誰不是越壓越強(qiáng)?孔明呢?!又跑哪去了!!守城器械的事交給他人,
不用他盯著!讓他滾回來處理文書!”
幾個城的后勤軍備調(diào)動和城里士人的安撫工作,周瑜忙得頭發(fā)都炸開了。
孫策要守城,
周瑜不能指望孫策。但諸葛亮你跑什么?!
雖然孫策時常和諸葛亮一起令周瑜生氣,
但周瑜真的生氣時,孫策賣損友也賣得很干凈利落。
他抓住不想面對瑣碎事務(wù)的諸葛亮,諂笑著送給周瑜。
諸葛亮對著周瑜討好笑。
周瑜哭笑不得:“你以為你還是以前那十三四歲的少年郎嗎?都弱冠的人了,
笑成這樣很難看。”
他也不過二十五六,比諸葛亮年長六歲,與孫策同年,卻生生被諸葛亮和孫策摧殘得好像已經(jīng)年過而立。
周瑜想起龐統(tǒng)那張從十四五歲到二十多歲,一直都沒怎么變過的老成臉,在意容貌的他不由擔(dān)心,等他四五十歲的時候,不會看上去比龐統(tǒng)還老吧?
諸葛亮見周瑜陷入自顧自憐中,松了口氣。
這樣就算過關(guān)了吧?公瑾碎碎念的時候,真的很煩人。
劉盈十分了解孫策。
孫策對領(lǐng)兵十分自傲,自稱帶兵能力與自己持平,頂多弱頭發(fā)絲絲那么少的一絲絲。
孫策得知自己已經(jīng)南下荊州時,定會以己身為餌,拖住劉表的主力,以謀取最大的戰(zhàn)略利益。
原本歷史中,張羨據(jù)守長沙,劉表派主力圍之,多年無法攻下。直到張羨病死,劉表才戰(zhàn)勝了張羨的兒子。
劉盈不信孫策、周瑜、諸葛亮三個人綁一起,還不如一個張羨了。
何況,他才不會讓孫策等幾年,等到病死榻前,還沒有南渡接應(yīng)。
張羨在病床前反復(fù)問曹老板是否南下的神態(tài),一定很是凄楚吧。
“孫策的本事驚人,擅長以少勝多。劉表麾下無名將,僅一個黃祖還要守著江夏。我們不努力些,小心孫策擊敗劉表主力,北渡來嘲笑我們。”劉盈給麾下鼓勁。
張繡開玩笑道:“郎君,對孫將軍領(lǐng)兵的本事我很服氣,不會因?yàn)閷O將軍的嘲笑生氣。只有郎君會生氣。”
劉盈踢了張繡一腳:“那還不趕緊努力!我生氣了,你們一個個都別想好過!”
劉盈雖不吝嗇獎賞,但輕而辱人,常對下屬破口大罵。張繡和趙云沒少被劉盈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