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毫不猶豫地甩鍋:“是賈師傅!”
劉表破口大罵:“他配給皇帝授課?!”
劉盈可憐兮兮道:“我是傀儡,只有他愿意為我授課,還冒著威脅幫我向董卓隱瞞我并非癡傻之事。”
劉表怒氣一僵。
他深深嘆了口氣,道:“辛苦了。是朝臣對不起你。”
如此優秀的皇帝,如果大漢未全亂,說不定能挺過這次劫難。皇帝還未放棄,包括他和劉焉在內的宗室全都先放棄了皇帝。
雖然再來一次,他們肯定會做同樣的事。但愧疚和歉意,也不作假。
“沒關系,是大漢先對不起百姓。”劉盈灑脫道。
此時,庶民終于有了“百姓”稱謂。亂世雖到來了,整個華夏文明即使在亂世中,也是努力地往上蜿蜒攀爬。
或許已經經歷過一次亂世,劉盈雖厭惡亂世的生靈涂炭,也稱贊亂世的勃勃生機。
腐朽的總是要被毀掉,才會有嫩苗從廢墟上萌芽。
他和阿父要做的,就是呵護一簇簇的新芽。
“不要太勞累,我希望你還能幫我許多年,陪我推翻大漢,建立一個不輸于大漢的新王朝。”劉盈鼓勵劉表。
劉表聽見“推翻大漢”,還是沒忍住嘴角抽搐。
不過這次,他頷首應了。
劉表能單騎平荊州,有了劉盈的武力支持和諸葛亮的輔佐,掌控了荊州近二十年的劉表,便能把荊州再平一次。
荊州豪族還未想好怎么在張使君手下爭權奪利,便被劉表狠狠壓制,連口大氣都不敢喘。
他們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是他們投靠張盈,為何劉表卻成為張盈心腹?
蔡瑁雖被劉盈賞賜了很多財物,但官職大大不如劉表。
他私下拜訪諸葛亮,說出自己困惑不解,同時也是向張盈施壓。
諸葛亮微笑道:“你們投靠了使君,劉荊州也投靠了使君,雖有先后之別,但都同朝為官,就要賢者居其上。我不也在劉荊州之下?”
諸葛亮搬出自己的待遇,荊州豪族只能閉嘴。
張盈是自己硬生生把荊州打廢,他們在張盈兵臨城下的時候投降,不算獻上整個荊州。他們的功勞,難道比跟隨張盈攻打荊州的諸葛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