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管事的官吏好好照看太子后,就匆匆離開。
太子即將大婚,
他的工作十分繁忙。
劉盈讓他們繼續(xù)干活,
自己背著雙手,在工坊里來回踱步。
劉盈雖然早早給造紙工坊提要求,
但他自己不知道如何改良造紙術,就算口頭上說再多次降低成本,
改良技藝,
不過是空談。
如今造紙工坊仍舊用的是澆紙法,即把以麻為主的原料所熬成的紙漿,澆在布簾上,
在太陽下曬干。
在劉盈的厚賞下,工匠們嘗試了其他原料,都沒有做出比麻紙更好的紙。造紙工具也經(jīng)過了改良,但也沒脫離澆紙法的范疇。
技術改良需要靈感。靈感來了,只需要一兩年技術就可能多次更新?lián)Q代;沒有靈感,即使技術上沒有瓶頸,也可能幾百年沒有突破。
造紙工匠們缺少的就是靈感。
劉盈在“基建狂魔”副本中所獲得的,正好是“靈感光環(huán)”。
這個靈感光環(huán)的描述十分地獄。
隋煬帝發(fā)瘋,宮殿、運河、長城、馳道全堆到一兩年時間修建,丁男不足便征發(fā)丁婦,百姓長時間浸泡在水中,腰間以下都生了蛆蟲。
在這樣地獄的場景中,工匠為了趕工期,為了不死,為了早日歸家,瘋狂迸發(fā)靈感,改良工藝。
幾十座宮殿,浩瀚的大運河,連接草原的馳道,隔斷突厥的長城……一切一切隋煬帝“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功勞,隋煬帝只需要動一動嘴皮子,隋朝的老百姓疊成一堆又一堆的尸體,高高托起了隋煬帝的偉業(yè)。
歷朝歷代想要創(chuàng)造曠世偉業(yè)的封建帝王都是如此。
劉盈也會如此。
這個“靈感光環(huán)”,真的很適合他。
劉盈在宮里試了試靈感光環(huán),沒發(fā)現(xiàn)什么用處。
比如弟弟看著書抓耳撓腮,靈感光環(huán)一開,蠢弟弟還是在抓耳撓腮,并沒有因為他開啟了光環(huán)就變聰明。
垃圾系統(tǒng)獎勵的光環(huán),總是需要劉盈自己摸索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