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蕭何支持他,否則他還不好去尋秦朝降官幫忙。
劉邦搬出了咸陽宮,讓學者們住在咸陽宮抄寫藏書。
咸陽宮外的學者們都聽聞了劉邦重書的名聲,紛紛向咸陽趕來。
劉邦獲得了意外的名聲,心中因項羽要來的郁氣一掃而光,整日喜氣洋洋。
劉盈卻一日比一日嘆的氣多。
現在趕來咸陽的人,不會遭項羽的毒手吧?
可憐。
但他也毫無辦法。
打不贏項羽,再多的大道理都是白給。項羽是會聽道理的人嗎?
劉盈剛得到消息,項羽在北上的時候,嫌棄秦兵抱怨太多,把秦兵給阬殺了。
這一手,與白起當年阬殺長平趙軍類似,都是騙殺。
白起每當破城斬首無數,唯獨對阬殺長平趙軍心有愧疚,是因為他并非戰時斬首,而是先騙趙軍投降不殺,然后再sharen。
即使有“人屠”之名,白起也覺得此次阬殺是他人生污點。
項羽之前屠城,無論戰時殺紅眼,還是戰后泄憤,總歸是坦坦蕩蕩當個“人屠”。
但他斷了王離、章邯的糧道,大敗王離、章邯主力后勸降二將,當時許諾不僅放過章邯、王離,不會報叔父被殺之仇,還會讓章邯自將其兵,不殺俘虜。
北上的時候,他卻把秦兵都殺了。
嫌棄秦兵吃了太多糧食也罷,擔心秦兵生變也罷,反正是騙降后殺了。
劉盈本以為歷史已經更改了許多,項羽都不打巨鹿之戰了。
但細節再怎么改,人物的立場和本性是不會改的。
例如楚懷王必定寵信宋義,必用宋義壓制項羽,那項羽便必殺宋義;
例如項羽雖認可章邯的本事不殺章邯,但對秦軍普通兵卒出爾反爾;
例如阿父先入咸陽,項羽必定會爭這個功勞。于是阿父先“入”關中,他就必定有大動作,去“平”關中,然后給楚懷王玩文字游戲。
這關中要怎么“平”呢?還用問嗎?
劉盈背著手,圓滾滾的臉上難得出現老氣橫秋的嘆氣表情。
歷史大勢如巨輪滾滾碾下,阿父太廢物打不過項羽,阻攔不了歷史巨輪下被碾碎的生靈。這都是阿父之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