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曾經的楚懷王熊槐之孫。楚懷王熊槐就是被秦昭襄王騙到秦國的倒霉蛋。
所以熊心和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一個輩分。
雖然熊心是幼子,在項梁尋到他的時候,他也已經年過四十。楚國滅亡時,他早已及冠。
熊心曾經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享受過楚國宗室應該享受的富貴。
六國滅亡后,秦始皇不愿意任用六國舊貴為官。普通卿大夫尚且有田宅棲身,如熊心這樣的六國宗室則大多被剝奪了一切,在饑寒交迫中死去者數不勝數。
許多六國宗室子弟放不下尊嚴,承不住貧苦。
熊心不一樣。
他腳踏實地,自給自足,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他能去給別人放羊。
一個前半生錦衣玉食,后半生牧羊為生,已經不惑之年的楚公子,怎么可能是一個無知庸人?
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末路。
然后,他堅定不移地朝著末路走去。
“項羽殘暴,眾卿請背棄寡人,投項羽去吧。”楚懷王開玩笑道,“你們活著,才有人為寡人收殮。”
楚臣叩拜,皆叛王。
項羽沒有回去見楚懷王,只是派人來倨傲地尊楚懷王為義帝,要求熊心遷徙到長沙郡。
楚臣既然皆叛,熊心便獨自啟程,逆著長江水,往長沙郡而去。
項羽仍舊不放心,又派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追殺熊心。
一個沒兵沒將沒臣屬的義帝,居然要三位諸侯王追殺,熊心得知此事的時候,有點想笑。
他已經來到了項羽讓他遷徙的長沙郡郴縣。
英布派來的將領,也到達了郴縣。
熊心問面前人:“既然項羽遣三位諸侯王追殺我,為何只有九江王英布的將領在這里?”
對面將領不說話。
他也不明白。但無所謂,他聽命令就行了。
熊心自言自語:“吳芮性高潔,不愿動手;共敖曾是我的柱國,不忍動手;只有英布不懂殺我的后果,項羽讓他動手,他便動手了。他如此無知,恐怕難以善終。”
將領仍舊聽不懂熊心在說什么。
他將熊心弒殺于郴縣窮泉傍,回兵稟報英布,事情已經辦妥。
因他不懂熊心的話,所以沒有告知英布,熊心最后的遺言。
義帝便這樣看似悄無聲息地死了,無一人在意。
西楚霸王項羽烹殺了說他沐猴而冠的人,回到了彭城,以為自己霸業就此奠定。
彭城,就是后世的江蘇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