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還未離開戲下,就讓張不疑先去劉盈身邊報到。
勸說呂釋之,是劉盈給張不疑的第一個任務。
張不疑本以為十拿九穩,沒想到呂釋之油鹽不進。他心里本來就有氣。
聽宋昌嘲諷自己,他譏笑一聲:“為家吏者,該盡力完成主父的命令,而不是自以為比主父更聰明。我是無能,不如家父。但我至少有自知之明,不會對主父指手畫腳。宋昌,我和你是世子的家吏,不是漢王的家吏。世子才是你我的主父。你難道要聽從漢王的命令,不服從世子的命令?”
張不疑說出誅心之言,宋昌也不甘示弱:“我當然聽從世子的命令。但為人臣者,不是一味聽從主父的命令便是忠誠。你這樣,與佞臣何如?”
“好了好了,別吵了。我耳朵嗡嗡嗡疼。”劉盈端坐不住,手撐在席上站了起來,“你們二人真是無一日不吵架,感情有這么好嗎?”
宋昌和張不疑聲音拔高:“感情好?!”
劉盈抱著手臂,一邊點頭一邊嘆氣:“阿父說的,打是親,罵是愛,感情深厚用腳踹。你們二人的相處方式和阿父說得一模一樣。”
宋昌臉色一沉:“漢王一定是在開玩笑。”
張不疑說得更直白:“漢王只是在逗弄世子。”
“撲哧。”劉盈放下手臂,“行了,你們吵也沒用。我決定的事,誰都不能阻止。如果能阻止,阿兄還會給我留一支兵馬嗎?他知道阻止不了,才只能留下兵馬保護我的安全。”
宋昌沉沉地嘆了口氣。張不疑得意地輕哼了一聲。
劉盈看著自己身邊哼哈二將,頗為無奈。
宋昌是賢臣,諫臣,清高之臣。
而張不疑嘛……張良的兩個兒子,長子張不疑謀殺舊楚國的貴族,花錢贖命當了更夫;次子張辟疆奉承呂后,諸呂被殺后不知所終。
張辟疆還沒出生,無緣拜見他的圣君劉盈。但張不疑,呃,確實很有佞臣之風。
可能他們倆都像韓國未滅時的張家人吧。
見宋昌和張不疑互罵,劉盈有點幻視了記憶中某個電視劇的清濁二人組。
咦,那自己豈不就是乾隆了?
其實乾隆也不錯嘛,活得又長又瀟灑。劉盈在心里滿意地點點頭。
兩人雖然性格迥異,但都是賢能之人。
劉盈好不容易把沛豐的二代培養出來,卻被可惡的阿父摘了桃子。
可惜劉邦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站在未來千古明君這一邊。劉邦給劉盈留下的兩個家吏,在劉邦本人面前只是低調的小透明,卻被劉盈慧眼識了大蚌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