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找了個已經干透的竹筒,裝了滿滿一竹筒的鹽,
駕著小驢車,
來到漢軍的營地。
到達營地前,他先打開了友善光環,并確認隨時都能開啟降智光環。
友善光環只在敵營有效。他的友善光環在漢軍營地是無效的。
開啟光環只是以防萬一。漢軍的軍紀也不怎么樣,
假如他們一犯蠢,要劫掠他這個送鹽的小孩呢?
再說了,還有這其實是逃兵里面有楚軍的奸細等極小的概率。
勝利就在眼前,有點被害妄想癥,總比陰溝里翻船強。
劉盈的驢車靠近這一小股漢軍的臨時營地時,營地前站崗的漢軍拔出了劍。
見到來者只有一人,且身量較小,他臉上的警覺才稍稍放緩。
劉盈的頭發太臟,早就沒扎起來了。
已經剃掉的地方也長出了頭發,頭發長短不一,看著就像是個野孩子。
只是一個野孩子怎么會有小馬車?
漢兵卒疑惑地打量劉盈。
劉盈從小驢車上跳下來。
“請問你們是漢軍嗎?我識字,你們的旗幟是個‘漢’字。”
劉盈展開雙臂,晃了晃袖子,又提起衣擺擋了擋,并原地轉了一圈,示意自己身上沒有武器。
孩童未變聲的聲音特征十分明顯,漢兵卒明顯愣了一下。
他猶豫了一下,將劍放下,但沒有還鞘。
“是。”
漢兵卒只回答了一個字,沒有繼續和劉盈搭話。
劉盈腦袋上閃電“嘭”地亮起,眼睛也跟著一亮:“你的將軍,是不是漢王義子韓信?!不,不一定,至少你是韓將軍帶過的兵!”
漢兵卒露出驚訝神情,但仍舊沒有回答劉盈的問題。
他正在思考將軍練兵時候的要求,駐扎的時候,遇到孩童來詢問該怎么回答,是不是需要通報上峰,還是把孩童驅趕走。
哎呀,我這腦子,記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