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什么離間,反正命令就是趙王下的。
這么一想,李左車對自己復趙的愿望也有點意興闌珊了。
扶原本的趙國王族繼續當趙王,似乎真的沒什么意思。說白了,李左車只是極其厭惡秦國,復趙什么的是其次。
趙國已經滅亡,秦國也已經滅亡,他這個趙將后裔,和蒙恬這位老秦將,也沒什么冤仇了。
蒙恬三言兩語就安撫了李左車這個(在蒙恬眼中的)小年輕,李左車便安心地在韓信麾下當幕僚了。
他原本是好奇劉盈才留下,可惜劉盈在韓信身邊的時候,他被韓信派去送了一支精兵給漢王,補充漢王在滎陽的兵力。
待他回來時,劉盈已經離開。
他只知道劉盈獨自逃出彭城,又獨領一軍守住了豐邑,心中對劉盈越發好奇和佩服。
好奇心更重了,李左車便繼續留在韓信身邊,等見到劉盈再離開。
李左車是個很敬業的人。他留在韓信身邊,就盡職盡責地為韓信出謀劃策。韓信的一些私人疑惑,他也會幫忙解答。
接觸久了,李左車發現,韓信才干舉世無雙,就是在識人心上差了一些。
這不,連弟弟淺顯易懂的信,韓信都讀不懂,要自己幫忙。
李左車在心里笑話了這位大將軍一句,笑著接過劉盈的信。
他端詳劉盈的字跡,感慨劉盈的字如其人,雖還稚嫩,但霸氣十足。
竹簡那小小的框,都快裝不下劉盈龍飛鳳舞的字了。
“世子就是想逼死龍且。”李左車仔細看了劉盈信中的措辭,確定了自己之前的推斷,“龍且死有兩個好處。邯所說,秦人從不在戰爭勝利后燒屠已經投降的城池。但這在亂世之中,其實也沒多少人在意。”
李左車想著趙國在秦末亂世的生靈涂炭。
戰爭的車輪碾下,趙王歇和張耳等人爭奪趙地,死傷的趙人有誰在意?
他自己都不在意。
“若是龍且降了,即使他之前再殘忍暴虐,投降了,此事就揭過了。漢王還要重賞他,以安楚國降將之心,以償龍后對漢王世子的照顧之恩。漢王世子自己更是要對龍且恭敬以待。”
李左車笑了笑,眉眼間多了些慈祥和無奈。
“或許世子生于田野之間,長于黔首之中。他認為,其余楚將他不追究,但至少應該誅個首惡吧。這心思可不能說出來,離經叛道,招人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