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道:“所以阿父你別老是欺負蕭伯父,小心蕭伯父稱病bagong。”
劉盈將蕭何扶起來,語重心長道:“伯父,要不你現在辭官回家養生,等我稱帝再出任漢相?”
蕭何:“……太子放心,臣老病,定會病逝在太子登基前。”
劉盈無助地看向劉邦:“蕭伯父被你氣瘋了?!?/p>
劉邦罵道:“屁,明明是你在氣他。還不快下去,再不下去,曹參也要被逼上來請我們下去了?!?/p>
曹參已經被逼著站起來,正準備上臺階。
劉邦和劉盈趕緊下臺。
父子二人都好面子。登基這么大的事,他們還是不想被史官記下不好的一面。
看看臺階旁邊奮筆疾書的毛亨,這可不是像張蒼那樣的忠臣,他是真的敢秉承《春秋》中史官的剛直,把他們的言行全部如實記錄。
“既然你們知道,那你們為何還在祭臺上打鬧?!”呂雉捏著劉盈的臉皮罵劉邦。
父子二人仰頭吹口哨。
呂雉xiong口發悶。
還好劉邦就不靠譜了這一會兒,接下來的儀式都挺完美。
登基之后,劉邦立刻命令蕭何重新制定漢律,命令韓信完善漢王朝新的軍隊制度,命令張蒼重新規整度量衡和日歷等章程,命令叔孫通和毛亨制定新的禮儀。
他又命令浮丘、酈食其整理書籍,建立藏書閣,并編纂一本總結歷史興亡的書籍,以做帝王之鑒。
大漢開國典儀之隆重,前所未有。其規章制度,影響深遠,成為后世王朝開國時必走的流程。
劉邦下詔時,天下士人皆驚嘆,漢帝不過出身草莽,為何會有如此完善的稱帝思想。
總不能在劉邦還在當黔首的時候,就在腦海里模擬過許多次如果自己稱帝,新王朝需要做的事吧?
“后世人都不會相信,這些都是阿父你想的。他們都會說,阿父只是一介不讀書的黔首,腦海里空空如也,就是運氣好任用對了人?!眲⒂靶睢?/p>
劉邦把腳翹在桌案上,剝著豆管道:“我若無能,又怎知何人有能?”
劉盈堅持:“因為你運氣好!”
劉邦差點把豆子笑進氣管:“如果我運氣好到這種地步,豈不是比我是一個有能之人更可怕,更身負天命?”
劉盈想了想,抱著手臂點頭:“說得也是,那我一定要和毛伯說,把你寫成有能之人?!?/p>
劉邦笑得把剝掉了豆子的豆管塞進劉盈嘴里,劉盈往劉邦身上“呸”。
“盈兒,現在我是皇帝了?!?/p>
“我還是漢太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