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認為,一個宗女,和大漢的土地,和大漢的邊民,和大漢幾十萬將士相比,根本不用想孰輕孰重。
憑什么將士可以為了大漢戰死,他這個漢帝義子都隨時做好了馬革裹尸的準備,宗女就不能犧牲?
別說什么主動被動,現在戍邊的兵卒,哪個是主動來送死的?
盈兒有時的心軟,過于幼稚了。
義父是成熟的帝王,知道該如何決斷。
眾人回去時,心情都很沮喪。
小將們以為自己此次來長城,就像是以往和劉盈“偷跑”一樣,有酣暢淋漓的戰功等著自己。
誰曾想,等著他們的是韓信說不能打,是大漢要送宗女去匈奴聯姻刺探情報,是大漢要放棄許多邊塞防線讓匈奴隨意劫掠。
若是大漢的老將,可能連生氣都懶得生。他們都是被生活憋屈慣了的人,習慣蟄伏。小將則不同,他們在最沖動的年齡,參與了最輝煌的戰爭,獲得了不小的戰功。
他們除了聽聞劉邦彭城大敗,劉盈只身救母,就沒嘗到過真的憋屈。
而這兩個憋屈,劉邦和劉盈很快就找回了場子,項羽現在埋在魯城的墓葬里,尸體都是塊狀。
秦國滅了,項羽死了,劉叔父都當皇帝了,怎么他們還能嘗到更大的憋屈?
蒙恬很快得知了此事——韓信和劉肥去尋蒙恬,告知蒙恬他們商議的事。
蒙恬對韓信和劉肥道:“我會和你們一起上書。”
李由嘆了口氣:“我也一起。王元,你也一起。”
王元:“……真憋屈。”
李由瞥了王元一眼:“太子一輩子沒受過氣,哪怕被迫入了彭城都不肯悄悄離開,拼著被項羽射成刺猬的危險也要在項羽眼皮子底下逃跑,一邊逃跑還要一邊回頭罵項羽。你我感到的憋屈感,能有他強烈?”
王元:“……啊?還有這事?”
他只知道太子從彭城逃了出來,還不知道太子逃出來的過程如此驚心動魄。
韓信道:“盈兒心軟,不愿讓族中姊妹受苦,就不必與他商量了。義父心硬,直接上書義父即可。肥兒,你也可不上書。”
劉肥拍著xiong脯:“我和阿兄一起!有什么事,我和阿兄一起承擔!”
韓信嘆了口氣,沒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