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戰亂過來的淮南國庶民可能還沒有什么感覺,畢竟日子都是這樣過的。
可劉盈將吳家的事添油加醋傳出去,再順帶把大漢現在的休養生息政策傳一傳,淮南國就有點人心浮動了。
不過這些浮動的人心,并不在英布眼中。
英布是庶民,是從修長城的隊伍中逃走的臉上刺字的逃犯。這樣的人,可能心系庶民,也可能比章邯等原本就高高在上的士人,離庶民更遙遠。
我都好不容易把腿上的泥洗干凈了,你還讓我去關注泥腿子?那我腿上的泥不就白洗了?
因英布給將士賞賜很多,將士都愿意為他征戰,而沒有成為他的將士的那群沒用的庶民,他就完全忽視了。
英布的憤怒,只是因為太子不給他面子,且可能偷走他的廬江郡。
他被太子侮辱,一度想直接出兵謀反,殺了太子。
淮南王后哭道:“若不是太子救援,妾與你的孩子早就喪于西楚手中。大王復國全靠太子和彭越支援,大王豈能忘恩負義?”
英布挺能忘恩負義的,但其余將領的話勸住了他。
“如今太子在長沙國,長沙王并未準備謀反。楚相章邯也在長沙國。荊國和楚國都很警惕。現在不是起兵的好時機。”
英布想了想,荊王劉賈不足為懼,但他確實沒有把握在章邯已經警惕的前提下,硬碰硬打贏章邯。
咳,他揭竿起義的時候,被領著驪山刑徒平叛的章邯攆得到處跑。章邯帶兵的本事,他還是認可的。
再者,劉盈或許可能大概真的也有一點點領兵的本事。
若他現在起兵,除非吳臣立刻響應,偷偷刺殺劉盈,否則章邯領楚國的兵,劉盈領荊國的兵,自己還真的有點麻煩。
英布能屈能伸,便忍耐下來。
他一邊聯絡趙佗,希望趙佗與自己共同出兵,一邊派人去櫟陽尋找機會。
英布得到內部消息,韓信可能不是劉邦的義子,而是劉邦的外室子。
以韓信的功勞,封王綽綽有余,但劉盈、劉肥打壓他,不僅以前老跟在韓信身邊,分薄韓信的戰功,現在還不肯讓劉邦把韓信認回去。
劉邦甚至將劉交的女兒嫁給韓信,以掩飾韓信的真正身份,斷絕韓信被認回王室的可能。
韓信心高氣傲,一定十分不滿。
他若派人聯絡韓信,和韓信里應外合,南北響應,許諾南北分割天下,韓信一定會同意。
想著自己的布置還在準備,英布便同意了前來長沙國拜見劉盈,參加劉盈那個什么鼎的賞鑒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