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早就知道阿母是一個冷血殘忍的人(重重點頭),劉盈沒把這當回事,連問都懶得問。
他只會問阿母是不是被阿父攤牌了很多事,累得每日都睡不夠覺,然后大笑三聲。
呂雉懶得理睬劉盈。
皇后終于能對劉盈的挑釁無動于衷,蕭謹松了口氣。
她在皇后耳邊碎碎念了這么久,終于有效果了。
劉盈快走到太上皇的陵墓門口時,才知道太上皇后也去世了,就只比太上皇早一個多月。
太上皇病情加重,可能就有老伴離世的緣故。
劉盈看了阿父一眼。
他能理解阿父為何不提這件事。
劉盈的親生祖母昭靈夫人在秦朝大亂之前就離世了,劉太公除了劉交之外的兒子都是昭靈夫人生的。
因昭靈夫人去世太早,劉邦等人幾乎都是太上皇后李氏帶大。劉邦為人很灑脫,重養恩,當了皇帝后沒有為生母爭取地位,只是追封為昭靈夫人,而把李氏尊為太上皇后。
只是再重養恩,當看到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伉儷情深,生死相隨,劉邦難免會想起生母,心里有些難過,所以便不想提這件事。
劉邦心里那一點點的別扭,也就是“不提”而已。太上皇后的哀榮,他是給夠了的。太上皇后和太上皇也是合葬。至于昭靈夫人,劉邦沒有移墓,只是給生母建了廟。
既然太上皇已經有了新的家庭,劉邦又何必非要把自己的生母塞進太上皇的墳墓?
這在后世人看來,劉邦所作所為不可思議。但劉邦就是這么想的。
劉盈支持阿父。獨享祭祀多妙啊,還不用擔心大漢滅亡后被軍閥掘墓湊軍費。再者,大母去世這么多年,說不定在地底下都找了小白臉了。
劉邦聽了劉盈安慰他的話,神情很是一言難盡。
但奇怪的是,他心頭那點小小的別扭竟也消散了。
太上皇后是劉交的生母。劉邦沒讓劉交先來拜見自己,讓劉交直接去拜祭生母。
劉交哭得走路都困難,劉賈便陪劉交一同拜祭。
劉盈拜祭完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果然沒有哭出來。
他只是很平靜地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磕了幾個響頭。
呂雉心疼地揉了揉兒子磕頭磕紅的額頭:“不用這么用力。你大父看著會心疼。”
劉盈道:“我就是想讓他心疼。誰讓他不等我。”
聽了劉盈這話,太上皇的兒子和孫兒沒哭,呂雉倒是落淚了。
劉邦用袖子給呂雉擦眼淚,被呂雉嫌棄地推開。
劉盈當晚宿在陵墓的茅草房里,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補上七日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