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駐扎地也在這個范圍。
當劉備和曹操打起來,被屠了兩次的百姓聽聞劉備戰(zhàn)敗,
自然慌慌張張跟著劉備一起渡江。劉備在這個歷史事件中的“仁德”,在于沒有驅(qū)趕逃難百姓,
也沒有以逃難百姓為盾,
因此嚴重拖累了他行軍的速度,導(dǎo)致他被曹操追上,
家屬皆被曹軍俘虜。
若換一個道德低一點的軍閥,
是會清理和掠奪這群擋路的百姓,并驅(qū)趕他們抵擋追軍的。
劉備在真實“攜民渡江”中表現(xiàn)出的“仁德”,
在后世看來不值一提。后世是個人都會這樣做。只是漢末亂世不當人的太多,他才會有“仁德”之名。
現(xiàn)在沒了漢獻帝,
劉備依附曹操后,
本應(yīng)該和曹操不會再有太大的沖突。
但劉盈不在曹操處當傀儡小皇帝時,劉備仍舊會離開曹操。
劉盈讓人取來青梅,煮了一壺從離開成都時就開始釀造的清酒,
又端上來用鹽水涼拌的小菜幾碟,撒了芝麻的餅子若干。
法正和諸葛亮又對視一眼,越發(fā)確定劉盈定有所圖。
釀造的清酒不多,“張盈”這廝特別小氣,連他們都不能每日喝。“張盈”居然拿出這么大一壺來宴請劉備,絕對不是因為他看好劉備。
如果是初遇,他們可能會猜測劉盈想與劉備交好。當他們太了解劉盈后,就知道劉盈平時很慷慨,但拿出原本吝嗇的東西時,那絕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當劉盈有企圖的時候,就不會打破自己“慷慨”的面具。
法正和諸葛亮趕緊回去通知小伙伴。劉盈有什么企圖,會造成什么后果,現(xiàn)在都無所謂,趕緊讓劉盈心疼啊!
龐統(tǒng)和張翼也不隱于暗處了,一同上桌吃飯。
劉盈見他們把自己釀造的酒全挖了出來,滿頭問號。
他不敢置信地看著自己的小伙伴。你們至于嗎!
法正像一朵交際花似的,十分殷勤地向劉備介紹劉盈釀造的美酒滋味有多好。
據(jù)說劉盈這釀酒法子傳承自西漢宮廷,那妥妥是皇家御用,別的地方喝不到。
劉盈與皇叔你(劃掉)一見鐘情(劃掉)一見如故,才把之前釀好的美酒全部拿了出來。這些美酒啊,平日里連我們都只能討得一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