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本想猜,是不是漢高祖看不慣后世子孫太廢物,親自下凡推翻腐朽的大漢了。
以漢高祖的性格,他真的做得出來這等荒唐事。
但劉盈所表現出來的性格,很明顯是活潑的年輕人。
灑脫的老年人和活潑的年輕人,差別還是很大的。在劉盈與朋友玩鬧時,他身上年輕人的活潑氣息之重,讓人不可能錯判他的年齡。
劉備又猜,這老祖宗難道是漢武帝?
但他很快又否定了這一點。因為漢武帝對大漢覆滅,一點都不灑脫。
猜來猜去猜不透,劉盈不肯說,只擠眉弄眼讓劉備受夠了毒打就來尋他,他再告訴劉備。
劉備正想掩面而逃。
想說的話暫時說完了,接下來的話,真的要等劉備再來尋自己,劉盈才會說了。
劉盈意猶未盡地做總結:“所以你也不用太憂傷。你不知道這個本應該沒有我的世界,會變得有多荒唐,還不如你三興大漢呢。你若能有個和你一樣烈性又看得到黎民百姓的后人,能咬牙不接受投奔公卿的道德bangjia,好好剔除大漢的腐肉,再來一個大漢也不是不行。”
劉備建立蜀漢時,其實已經不用擔心大漢公卿的影響。
因為他敗了太多次,有點本事的公卿子弟,都已經投向他人。
點一點蜀漢中的高官,頂多是個益州豪族。那和地頭蛇沒區別,算不上什么世家豪門。
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益州的豪強翻不出一點水花,更別提左右蜀漢的經濟制度。
所以蜀漢除了有個“漢”字,其實完全是一個新興王朝的底子,其勛貴階層全是“新貴”。
只是蜀漢的底子太薄了。夷陵一場大火葬送蜀漢幾乎所有后備人才,蜀漢的末路幾乎已經到了眼前。
諸葛亮北伐時,也深知自己是“逆天改命”。若不用北伐積聚人心,蜀漢早就滅亡。
若蜀漢真的能成為“季漢”,季漢的難題就在于繼任者能否保持季漢的“獨立性”,不像“中漢”一樣被前朝勛貴豪族裹挾。
對劉備而言,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