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還想挑撥劉表,讓荊州對付益州。
但他也心知肚明,有袁術和曹公在劉表身側虎視眈眈,只要劉盈不主動出兵攻打荊州,劉表便不會把主力用在對付益州上。
梳理天下局勢,東邊已經絞成一團亂麻,理不清剪不斷。
劉盈孤懸西邊,竟如同一個割據(jù)的獨立王國,不受中原局勢影響。
劉焉當初進入益州,就是打的益州封閉,能讓他安心偏安一隅的主意。劉焉死后,便宜竟然被劉盈撿了。
劉盈看著郭嘉日夜為曹操憂愁,對郭嘉的評價日益降低。
他以為郭嘉能看出更多的東西。
比如他印刷書籍,廣開學院,甄選取士;比如他重啟軍功制,讓軍功制與均田制相結合;比如他制定了嚴苛的律令,約束兵卒和官吏的行為,讓益州庶民得以安居……
比如益州已經有了治世的雛形。
能在亂世之中不思擴張地盤,而是將庶民納入保護的“諸侯”,難道不值得有才之士心生觸動嗎?
劉盈相信郭嘉的才華,相信曹操謀士團大部分人的才華。
才華是一回事,遠見是另一回事。他想看一看,曹操麾下有沒有有遠見的人。
這遠見不在于自己和自家的利益,而是更長遠的,比如張良身為韓國相國之子卻勸劉邦不可分封,比如蕭何為了安撫百姓差點把自己累死,比如酒蒙子曹參為了治理齊國生生裝出個老儒的模樣……
還有歷史中的阿母,她在朝堂掀起再多血腥,卻小心翼翼對待脆弱的庶民,脆弱的漢初。
阿父麾下有很多人只看著自己和自家的富貴,跟隨阿父不過是為了富貴。
阿父麾下也有更多的人志在結束亂世,打造一個他們自己可能都不太相信,但愿意為之拼盡一切的治世。
劉盈又想到自己刷的其他副本。
大明有于謙,大隋有高颎。
曹操麾下有誰曾奮不顧身,想為天下百姓,為下一個治世奮斗?
劉盈認為,一個都沒有。
陳群拿出的九品中正制,幾乎斷絕了治世到來的可能,階級比大漢的軍功加察舉制還穩(wěn)固,世家和庶民幾乎從物理層面上隔離,連寒門庶士想要做官都得先給世家當家仆。
這是支持曹魏的大臣一致的決定,一致的立場。
一個完善的制度,不會是陳群一人一拍腦袋,一個晚上就想了出來。
曹操在位時,就著手打壓潁川士族,并引來其他地方的士族分潁川士族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