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劉盈這次居然不是胡來。他拖著兩位兄長去拜訪會種稻種麥的農人,第一次種稻就豐收。
劉盈又去拜訪了編織名匠周勃,
讓周勃帶他去拜訪木匠和石匠。
幾人鼓搗鼓搗,
利用杠桿原理做了個碓床。
碓床即在地上挖個大石臼,通過手推腳踩來舂米。
按照劉盈的設想,
這樣舂米會節省許多勞力。但事與愿違,以現在的技術和材料,
碓床的個頭太大了。
以前那樣拿著石杵舂米雖然累手累腰,
但一個壯年婦女就能操作。
這碓床嘛,哈,至少需要兩三人推動。
劉盈忙碌了這么久,
做出個沒用的玩意兒,他很難過。
劉邦拍著兒子的大腦袋道:“哪里沒用?瞧我的。”
劉邦對鄰里一招呼,十幾戶人家在里正的帶領下認領了碓床。
婦人和恰好有空的男子輪流操控碓床,碓床“呼呼”地碾啊碾,十幾戶人家的粟米只用了三日就舂完了。
一些富裕人家見著碓床很有用,請周勃去他們家也打造一臺。
周勃笑呵呵地抱出劉盈,說這個技術是劉盈想的,生意也由劉盈做。
劉盈雙手抱xiong,鼻子噴氣,又牛氣哄哄起來。
富裕人家家中多種粟米和水稻,特別是南方傳來的水稻,物以稀為貴,乃是他們宴請賓客的珍貴美食。
碓床不僅能舂粟米,也能舂稻米。不如說,劉盈就是為了吃稻米才琢磨的碓床。
劉盈做了一圈生意,家里多了幾籮筐舂好的稻米。
雖然都是糙米,大米飯也吃得劉邦全家眉飛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