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里的小吏,居然望著秦始皇,感慨“大丈夫當如是”。
這比項羽所說“彼可取而代也”更荒唐。
因為項羽是楚國貴族。一個貴族自然可以想當諸侯,想當皇帝。
而劉邦只是一個黔首。他們家已經當了三代黔首。
所以后世人相信項羽說出“彼可取而代也”時,已經有了當皇帝的野心,卻不肯相信劉邦一介黔首,居然也有當皇帝的野心。
大約劉邦只是隨口說說。
大約劉邦只是純粹羨慕。
大約……劉邦只是虛榮,而不是有雄心壯志。
一介黔首,一介三代黔首,怎么會在秦始皇還活著,在大秦還輝煌時,就生出當皇帝的念頭?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哈哈。
“阿父,我告訴你一個秘密。”
“放。”
“其實我那句‘彼可取而代也’,不是對你說的。”
“我早就知道了。”
“畢竟我們是親父子嘛,嘿嘿。”
“什么叫畢竟?!”
“還有啊,阿父說現在大秦一片繁榮,其實沒有哦。我前陣子跟著阿母去市集,一石糧食都賣到一千六百錢了。”
“所以我說的是‘似乎’一片繁榮。”
“哦哦,莫須有的繁榮。”
“你哪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話?”
劉邦牽著一步一蹦的劉盈往前走,走向排隊磨面粉的人群。
……
蒙毅自瑯琊郡出發,沿路驛站換馬,一旬時間便到達了沛縣。
到了沛縣,他稍作梳洗,扮作來查探劉邦和劉盈真實情況的御史,詢問劉邦和劉盈所在處。
縣令知道劉邦在豐邑。他本準備派人把劉邦叫來,蒙毅制止了縣令,說要觀察真實情況,帶著侍從親自前往豐邑。
他見到劉邦時,劉邦正光著膀子,慫恿王陵、雍齒一同用碓床為父老鄉親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