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秦王都很厭惡士人黔首因守孝耽誤正事,就算要守孝,該干活還是要干活。
劉盈也是如此想。
沒想到一月之后,新來的使者顛覆了劉盈等人對大秦的看法。
“啊?天下為秦始皇守孝三年,不準吃肉,不準嫁娶生子,不準奏樂,連衣服都不能換?!”劉盈尖叫,“秦二世有病吧?!”
《史記》中沒寫啊!
三位暫住的大儒都覺得這個詔令有病。
大秦的人口本來就不足,你還三年不準嫁娶不準生子,你這是奔著亡國去的吧?!
呂娥姁難得對政令發表不滿:“已經懷上的孩子怎么辦?總不能打了吧?這一不小心就是一尸兩命!”
劉邦頭疼不已:“上面讓縣吏去監督黔首,這要怎么監督?挨家挨戶抓孕婦?”
韓信道:“這秦吏,我還是別考了吧?”
雖然他預測秦始皇一死,天下必定大亂,但這也太蠢了!
劉邦擺了一下手:“暫時別考了,觀望看看。秦國就算滿朝庸碌,也不可能任由秦二世如此亂來。”
還好,只半個月,就有新的使臣來,說之前詔令作廢。為了不耽誤百姓耕作,所有人不準守孝。
“啊?一日孝都不守?”
天下人再次震驚。
哪怕七日易服,也要給先帝一個體面吧?秦二世也太不孝了!
劉邦與兄弟們商量了一下,在蕭何的提議下,他們還是決定讓家人服孝一月,看看上面的政令還會不會變。
不出蕭何所料,又過了一旬,咸陽再次下達了政令。
這次政令正常了,尋常黔首只需要為秦始皇守孝一月,一月不嫁娶、不奏樂、不喝酒吃肉即可,生孩子無所謂,黔首隨便生。
雖然政令正常了,但所有人都發現了一件事——秦二世的詔令朝令夕改,仿佛兒戲。
大秦重律令,無論黔首對《秦律》再不滿,也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秦律》至少對黔首而言,《秦律》就是“鐵律”,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
《秦律》會有改動,但改動都會經過仔細斟酌,然后鄭重地重新頒布,并讓秦吏教導黔首新的律令。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國喪也是“祭祀”的一部分。
黔首只是抱怨上面朝令夕改,很是麻煩;士人窺見了更多。
以秦朝對律令的嚴肅,哪怕秦始皇忌諱別人提及死亡,也不可能不提前規定國喪的禮儀。
為何秦二世不按照既定的禮儀來?
為何朝廷不議定之后再派遣使者通知天下?
咸陽城內發生了什么巨變,六國士人們暫時無從得知。但秦二世是個蠢貨,他們已經知曉了。
劉邦也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