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雀山大橋的用詞嚴謹,數據詳實,就算是他這樣不怎么懂得公文格式的人,都能清楚領悟國家要建的是什么橋――
一座橫跨烏雀山峽谷,跨度超過1000米,橋面與江面距離gao達600米的特大gao速橋。
律風只是見到這兩個數據,就止不住皺眉。
全球跨度超過1000米的橋梁,屈指可數。
橋面gao度600米的橋梁,n本沒有。
律風不禁快速查看起檔案柜標簽貼好的時間。
資料室里林立的檔案柜,一列一列的裝滿了跨度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檔案盒。
律風一路走到最前面一排,終于翻chu了最初提chu興建烏雀山大橋的那份資料。
時間,十二年前。
當時曲shui灣大橋都還沒有宣布開工,橋梁分院就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建成這么一座驚天地泣鬼神的橋梁了!
律風認真讀著那份十二年前的請示文件,完完全全被撰寫它的人震撼。
他們沒有曲shui灣大橋的成功經驗,更沒有超chu當年建設工程shui平的技術,仍舊白紙黑字地寫dao:
“只要烏雀山大橋建成,國家gao速就能暢通無阻地jru冰天雪地的藏區,縮短四小時的繞山路程,打通西藏與nei陸的最后阻礙。”
只要、就能。
簡單兩個詞,代表著橋梁分院,必須在一座海ba2700米的山上設計chu一座跨度1000米的橋梁,橋面與深谷shui面距離超過600米。
哪怕是律風這樣研究過二十九座橋梁奇跡的人,也會覺得撰寫這份請示的人異想天開!
然而,正是這份異想天開的請示,才有了烏雀山大橋滿滿一室的研究資料。
律風幾乎是懷著震驚、錯愕,去翻看后續的項目組文件。
他每打開一盒資料,都像打開了一個驚嚇箱。
――烏雀山環境惡劣,冬季天寒地凍、夏秋陰雨大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