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到普洱找咖啡豆其實是楊葉錦的提議,一來她得知卡法目前的困境有心想要幫一把,二來楊葉錦畢業回鄉后也在搞種植,她家有專門的種植園,對這些還算有所了解,不過她家主要種茶葉,不涉及咖啡豆,這次是她在中間費力幫忙,對這邊知根知底,早就幫容因踩好點,找了幾處集種植加工售賣等為一體的莊園,只等容因一一到實地考察了。
打電話時楊葉錦下樓去了,到自己的車里將提早準備好的東西帶上來,大包小包的茶葉、其它特產,還有自家種的水果。這姑娘心思純粹,極其實在,她認識喬言,推門進來邊放包邊問:喬喬還好嗎,有一陣子沒跟她聯系了,聽說她買房子了,好像還在相親
容因說:是,房子買在了清河街,挺大的,有機會可以去看看。相親還沒準兒,她現在沒那打算,還早。
楊葉錦笑了笑:時間過得可真快,上次見她,還是剛畢業沒多久那會兒。
久別重逢,免不了要寒暄嘮嗑一番,容因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楊葉錦手腳麻利地幫她收拾行李,順道一面介紹這邊的風土人情,還有計劃晚一點帶她去自家莊園轉轉。
容因答應,道謝:行,那就麻煩你了。
講這些可就見外了,咱倆啥關系,犯不著啊。
閑談之余不可避免地,也會問起彼此的近況,外加回憶往昔。
事業、感情、家庭生活無非就是圍繞這三方面。
如今容因的事業勉強起步,不溫不火,沒啥大的成就,比起很多人都差遠了,至于另外兩個,更是一塌糊涂,堪比廢墟。
相較于大學期間的靦腆內向,楊葉錦的變化有夠大的,她繼承了家里的莊園,將其打理得井井有條,與青梅竹馬的男友訂婚了,和所有親人都和睦,十分幸福。
容因的人生軌跡與大眾本就背道而馳,注定交不出世俗意義上圓滿的答卷,三言兩語將這些話題翻篇。
到普洱的
不自在
前一天和喬言通視頻,對方還在a城,隔了不到24小時,不約而同出現在一家溫泉館中溫如玉和一伙男女組隊來的普洱,全是些平常在a城沒見過的生面孔,隊伍里甚至有金發碧眼的外國佬,還不止一個。
他們多半是剛到這兒,一行人站在斜前方的位置,假山底下,基本用英語交流,從對話中大致能聽明白,是一下飛機就往普洱來了,到這邊的第一站就是溫泉館。
寬大的帽檐嚴實遮住了容因的臉,視線受阻,她看不見具體的場景,只能隱約聽見些許談話。
溫如玉此時被一堆人簇擁在中間,所在的地方離容因僅有幾步遠,要不是有帽子的遮擋,兩人估計立馬就能撞個正著。
他們正在往這一處走,越來越近。
容因沒動,緩過神后,確認真的是她,保持原先的姿勢仍是躺著,思忖片刻,還是裝作沒發現,不打算打個招呼或是怎樣。
剎那間的念頭來得毫無緣由,其實打個照面也沒啥,在外面碰巧遇到又不是第一次了,可身體的反應先占據上風,有些怕麻煩,本來是為了正事才來普洱,不想行程中出現多余的岔子,因而選擇回避。
從帽沿的窄縫中,能看到一雙筆直修長的腿停在面前,很快又走開了,朝更里邊去。他們訂了包間,不在外面的公共池子泡。
隊伍經過旁邊,逐漸遠離,直至徹底安全,容因才拿開帽子,慢慢直起身,慢知慢覺順著隊伍的尾端瞅了下。
溫如玉隨在那些人的最后方,被一位身材火辣、穿露臍裝短裙的紅發外國女人挽著胳膊,兩人相處得蠻融洽,一面走,紅發女人還一面笑著往溫如玉的肩上靠,姿態顯得尤為親昵。
不知道她們究竟是什么關系,反正乍一看,不像是普通朋友。
目送他們進包間,轉進拐角處再也瞧不見,容因低垂下眸光,光腳踩在地板上,神情略微深沉。
下半天無處可去,除了溫泉館沒另外的安排,即使意外碰見了溫如玉幾個,過后容因還是繼續留下,換一處更為隱蔽的角落,享受閑暇的獨處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