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可比隊主、幢主之類的分量重多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邵勛曾經思考過,歷史上西晉衣冠南渡之后,胡人為什么能在北方建立政權?
他想了一大堆原因,發現最重要的一條其實是胡人有“自己人”可以用。
建立政權是需要大量地方官員的,胡人酋豪有部落作為基本盤,人口基數上去后,總會出些人才,幫著酋豪粗粗打理地方,緝捕盜賊、征收錢糧、拉丁入伍等等,都可以做。
誠然,部落出身的人可能水平不太夠,但有部落作為基本盤,胡人酋豪就可以與漢人世家討價還價,有了議價權,最終讓渡部分利益,換取世家大族、土豪塢堡主們合作。至此,一個不太穩定的國家就初步建立起來了。
如果沒有部落基本盤,或者部落整體文化水平低,真找不出那么多人才來,怎么辦呢?
這就比較麻煩了,可能需要把全部基層讓給世家大族、地方土豪。
當然,這樣的部落一般也建立不起政權。
不是什么部落都能在混亂的北方長期立足的,門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不然的話,農民起義軍豈不是也能開國稱制?
邵勛知道在北方立足的條件遠不止這些,但多培養些自己人總是沒錯的。
他有時間,有精力,有熱情,那么就多做些事。哪怕將來部隊散了,他被調往他處,總還能結下點香火情分。至不濟,也讓這些少年們多了一技傍身,不美嗎?
總要種地的……
是啊,有些事總要有人做。
他干的這些事,可比士族們嗑五石散強多了。在這一點上,他有充足的道德優越感。
第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落下,京師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
有些人或灰心失望,或擔驚受怕,悄悄離開了洛陽這個是非之地。但絕大多數官員公卿并沒有走,畢竟天下局勢并未崩壞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最簡單的表現就是,天子仍然是有那么點威嚴的,漕運沒有斷,地方官員的任免仍然有效,軍隊依然可以調動。
在潘園,更是一切照舊,似乎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此時的校場之上,鼓聲隆隆,喊聲連天。
“擊鼓進軍,擊鉦停步,聽不明白嗎?”邵勛拿著鞭子,挨個抽打不尊號令的少年。
少年們面紅耳赤,羞愧難當。
有的同袍擠眉弄眼,似在嘲笑。邵勛也抽了他們幾鞭,這才老實下來。
從空中俯瞰而下的話,五十人分成了三部分。
三十人聚集在正中間,手持長矛,肅立不動。
十人位于右上角,十人位于左下角。
這個陣勢,是突然出現在他腦海中的,且非常熟悉,就像上輩子用過無數次一樣。
他莫名其妙地知道,偃月陣攻守兼備,其精髓是利用厚實的中軍抵擋敵人兵鋒,然后靠旋轉的月牙(右上角部分)側擊敵人,是一種非常經典的軍陣。
他不知道歷史上偃月陣是什么時候出現的,但在唐代非常流行,尤其是晚唐五代。此陣攻守兼備,素為衙將們喜愛,重要戰役之中多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