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太傅軍令下達,限期十日之內,諸郡兵、牙門軍及部曲離開邯鄲,返回各自駐地。
邵勛當然要拖到最后一天。
八月底的時候,他已揀選五百牙門軍并一千丁壯,護送一批征來的財物、器械送往梁縣——尤其是器械,他誰都沒給,養的私兵越來越多,訓練損耗很大,比如庫存的弓弦都快用完了,急需補充。
在河北搜羅的第二批工匠近百人,一并發回。
如今還剩十天時間,他自然不會放過,不趁機多搞點東西,對得起這趟出征?反正河北素有富裕之名,我來幫你們與河南人“均貧富”。
重陽節這天,天使至邯鄲,當場宣讀了封侯之命,眾皆恭賀。
邵勛趁機打聽了一下,茍晞受封東平郡侯、撫軍將軍、都督青兗諸軍事。
茍晞一戰得了一個州,我只得一個縣,司馬越對茍晞這么信任?
呵呵,無所謂了。司馬越的信任從不能長久,他和茍晞絕對會翻臉。
是日全軍大酺,好好吃了頓酒肉。
九月初十,搜羅了最后一批錢糧后,大軍離開邯鄲,班師回朝。
并州山野之中,劉淵放下手中的騎弓,有些遺憾。
這是一把與邵勛所用一模一樣的角弓,本就是雌雄一對。贈了一把出去,自己留用一把,今日有降人前來,提及河北戰事,劉淵想了許多。
用弓之人,起勢了啊。
“四方豪杰皆來相投,孤喜不自勝?!彼帐傲诵那?,看向劉宣等人。
漢國此時的制度,是有點“反潮流”的。
其國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百官之首,此為漢代三公,與魏晉時尚書臺掌核心權力的制度大為不同。
漢國丞相是右賢王劉宣,太尉是左于陸王劉宏,御史大夫本給了劉淵曾經的老師崔游,但人家“固辭不就”,后來給了匈奴貴族呼延翼。
“大王,勒一來便立功,或可封其為王。”丞相劉宣答道。
其實早就私下里商議好了,這會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站在一旁的石勒聽后,感激涕零,直接跪了下來,道:“漢王厚賞,寧不以死相報耶!”
同時暗忖,漢國就是大方。
劉元海尚未稱帝,不過是“漢王”而已,卻肯封我為王,是何道理?
當然,他也不是沒立功勞。
從河北帶過來的數百騎就不提了,在途經上黨之時,利用祖父耶奕于、父親周曷朱結識下的老關系,說得部大張≈1督、馮莫突等人來降——一部之長,俗稱“部大”。
這就是父祖余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