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沒有顯示有河,只有一個水庫。”江溪拿出手機,在三江縣博物館資料庫里查了許久,早些年間經(jīng)過多次大地震,有記載的都有十幾次,河流改道消失也很正常。
“我們先去看看。”江溪收起手機,開車朝那座雞蛋山開去,望山跑死馬,抵達山腳時已經(jīng)是半小時后。
山腳下有村莊農(nóng)田,農(nóng)田里種滿油菜苗,郁郁蔥蔥的,長勢很好。
“是這里。”折瞻有一種強烈的親切熟悉感,他好似真的來過這里,“我去山間看看。”
“好,我們在村子里轉轉。”江溪下車,和村口大梨樹下坐著嗑瓜子的幾位老人打聽那座像雞蛋山的山叫什么名字?
難得看到外人進村,還帶著倆漂亮小孩,老人也沒防備,拿出瓜子請她吃:“沒名字,就荒山。”
江溪:“那你們這附近有沒有河流啊?”
“沒有河流,但有個我們自己挖的水庫哦。”老人指著水庫的方向,位于兩座山之間,“你們是想去釣魚還是野炊啊?水庫邊上可以去隨便釣,但注意別踩到青苔,前些天有人踩到就滑水去里了。”
“我們不是釣魚,我們聽說這里曾經(jīng)有一條河,專程過來看看。”江溪抓了一把瓜子,和老人閑聊打聽著。
老人:“沒有河,我們從小在這里長大,已經(jīng)七十多年了,根本沒見過湖泊,如果有湖泊,當年大干旱缺水村里就不會餓死人了。”
“可能以前有,只是現(xiàn)在沒了。”江溪拿出手機,找出南國圖騰紋路遞給老人看,“你們以前在土地里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東西?”
老人仔細看了看,“好像有點眼熟,好像在哪里見過,你們看看呢?”
“這是什么啊?和我小孫子鬼畫符的作業(yè)很像。”
“不知道,沒見過。”
“我好像記得在哪里見過?好像是以前建水庫的時候發(fā)出來過?好像是一塊石碑?”
“石碑?你確定嗎?這不是鬼畫符嗎?”
“那石碑在哪里呢?”江溪問說見過的老人,老人撓了撓腦袋,“那時候我十來歲吧,我看我家大人從十幾米深的地基泥層里挖出來的,那石頭還挺方正的,他們用來做水庫堤壩的基石了。”
會是折瞻說的那塊立在河邊的石碑嗎?江溪等折瞻從雞蛋山上一無所獲的下來后,便站起身,“大爺,您能帶我們去看看嗎?”
“走吧。”老人估計也是閑得無聊,熱絡的領著江溪她們去了水庫處,水庫堤壩長三百多米,高也有三百多米,全是石頭堆砌而成,里面關水,外面底下有水潭,還有一大片亂石堆,亂石堆里面漫著水,四周雜草叢生。
堤壩底下無法靠近,里面是水,外面底下有一排臺階上,但石頭上都長滿苔蘚,還有水流痕跡,一不留神就會掉到下面的亂石坑里。
不過折瞻倒是不怕,趁著無人看到他,悄無聲息的去堤壩下面轉了轉,不過因為只是一塊普通石碑,折瞻并不能感應到它在哪里。
“可有發(fā)現(xiàn)?”等他回來后,江溪低聲詢問折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