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街道安靜極了,鬼市里卻極為熱鬧,人來人往很熱鬧,都是來撿漏的人。
“江姐姐,這里會有開門好貨嗎?”李秋白左瞅瞅右看看,都挺逼真的,但他現在絕對相信江溪,江溪說好才買。
“一般。”都是工藝品,偶爾摻雜著幾間年代小的老物件,不值什么錢,江溪覺得比不上木蘭寺那次鬼市,但那個鬼市怎么一直沒通知這個月的地點呢?不會是端了吧?
她正想著時,一旁的折瞻輕聲提醒她,“那里有一只筆筒。”
江溪順著折瞻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一個攤位上看到一只黑漆漆的老山檀香筆筒,木質堅硬、紋理細膩,色澤瞧著沉穩寧靜,“挺漂亮的,有一些年代了。”
老板樂呵呵的看著江溪:“老板好眼光,這是清早期的老紫檀木鳥紋筆筒,曾經有一只類似的拍賣了幾千萬,這只只需要100萬你就能帶走。”
“若是皇帝用的肯定值,但這個又不是。”江溪覺得一般,雖然自己最近小發達了,但也要勤儉節約,“十萬。”
老板氣悶,哪有這樣砍價的,“老板,你提提價,太便宜實在賣不了。”
“黑心老登,旁邊有一個一樣的人家才賣二十萬,你賣這么貴!”從前面這回來的阿酒沖著老板做了個鬼臉,拉著江溪去前面,“江江,我和八寶看到前面還有呢。”
“好,去看看。”江溪跟著阿酒八寶往前走,沒走幾個攤兒就看到李秋白三人蹲在一個小攤前,他們手中拿著一張票據爭得面紅耳赤,“我感覺像是真的。”
“太假了,清朝哪有彩票的?又不是搞穿越。”李秋白盯著票據上的內容一直搖頭,信誓旦旦的說:“雖然紙張做得很舊,但名稱內容明顯不對,我們建國初才有彩票的吧?”
老板看白癡一樣的眼神看他,“這是我們國家最早發行的彩票,叫做江南義賑票,是光緒25年印發的。”
李秋白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什么江南義賑票,一臉傻白甜的望向謝景和陸君安,兩人上網搜了搜,好像還真有。
老板拿著扇子扇了扇風:“搜到了是不是?這是第一期的彩票,你們看編號就知道了,這是我從一票據收藏家那兒買來的,獨獨只有一張,你們遇到是撞大運了。”
“我問問江姐姐。”李秋白真假價值,但他知道幫助,扭頭看向江溪,“江姐姐你看看這個。”
江溪已經聽到老板的話,拿起來看了看,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的確是真的,“最初的彩票是呂宋傳來的,獨領風騷40年后才出現了這種江南義賑票,是當時本土以籌賑災銀為目的發行的第一種彩票,以義賑、善舉的名義募捐,每月銷售一次,一年十二次,一年能籌集近百萬銀兩,但最終用在災民身上并沒多少。”
“看來小姑娘懂這個,的確是這樣,后來又陸續出現了奏辦湖北簽捐彩票,是為了辛丑條約賠償、洋務運動募捐,陸續延伸到全國,之后又出現了香檳票,就是跑馬bo彩,那時缺少監管,都是資本游戲,資本取暴利,錢財裝滿了腰包,慘的都是傾家蕩產的老百姓,那時候因買彩票輸掉錢財最終跳江、喝毒藥zisha的數不勝數。”老老板唏噓的搖了搖頭。
李秋白幾人都出自有錢人家,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套路的,“普通老百姓還是別碰這些為好。”
老板聳了聳肩,不置可否:“那時很流行一句話,叫做哪曉得他時來運來,偶然買買發財票,普通老百姓賺錢艱難,隨便中一次都是一生難以賺到的天文數字,這怎么能讓人不心動呢?”
“這倒也是。”李秋白看彩票是真的,便想收藏起來,于是問江溪適不適合收藏?
江溪贊同的嗯了一聲,將彩票遞給李秋白,壓低聲音對他說:“是真的,可以收藏,但價值不大,最高五千吧,你自己看著講價。”
聽她這么一說,李秋白心底有了點底氣,對著老板伸出四根手指頭,剛好開口就被大家看不到的阿酒用力掰下三根手指頭,“大傻子,一點點加!別被坑了。”
又被罵大傻子了,但李秋白并不生氣,笑盈盈的看著為自己著想的阿酒,小胖子還挺關心他,低聲說知道了。
他樂呵呵的和老板開始討價還價,最終以3200的價格買下,這是他第一次自己講這么低的價,還挺有成就感的。
“我這里還有清朝郵票大龍郵票,看你們識貨的份上,也便宜出給你們。”老板拿出一枚品相不錯的薄紙大龍郵票,“算你十萬好了。”
李秋白看向江溪,江溪輕咳一聲,“大龍郵票分薄紙大龍郵票、闊邊大龍郵票、厚紙大龍郵票,每一種又分一分銀、三分銀、五分銀,一分銀是綠色的,寄印刷品,三分銀是紅色的,寄普通信函,五分銀是黃色的,寄掛號類,每一種上面都有一只蟠龍,兩目圓睜,騰云駕霧,給人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1】
“如果是全套價格會貴一些,如果是數量稀少的闊邊價值又更高一些,你這是印刷很多的薄紙大龍郵票里的一分銀,只有一張,價格不貴,四千左右,你可以壓一下價格。”
江溪了解的都是市場價格,若是拍賣價格肯定飆升,但在這鬼市上課不興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