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廚藝真的是一門藝術啊。
景婳并不規(guī)定自己一定要切某一種,她隨心而行,那么多個豬腰,夠她切好多花樣了。
在無皮一面剞上刀紋,一般切至三分之二,不能切斷。
下刀均勻,要是薄厚不一,容易斷。
先斜刀推,再直刀切,每三至五刀切斷,這是最簡單的。
其他花刀復雜點,但萬變不離其宗,多花點心思和耐心、專心,就能切出好看的花刀。
看著一大盆滿滿的豬腰,景婳特別有滿足感。
接下來,又是重要的一步。
去異味。
很多人不喜歡豬腰,就是因為其腥sao味。
景婳從烹飪大全上看了好多去異味的方法,用水浸泡,用面粉洗,用啤酒、白酒、蔥姜水腌制……
無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反正最后洗得干凈就行。
洗好之后,進行簡單的腌制。
放入適量的調味料封油,給足豬腰時間入味。
鮮魷魚的處理比豬腰簡單一點。
撕膜這一步特別解壓,撕開后露出雪白的魷魚身,這種滿足感讓她覺得十分享受。
再次切花刀,景婳嫻熟得不行。
切好的魷魚過熱水,見到魷魚塊蜷縮起來,大概十五秒就行,放入涼水冷卻,這樣做爆炒出來的應是會更爽脆。
保持這種狀態(tài),景婳將魷魚和腌制的豬腰放進系統背包格子進行保鮮。
切白菜,她切的是瓦片刀。
菜葉子和菜莖分開,白色的菜莖斜著入刀,第一下不切斷,第二切斷,切成的形狀像瓦片。
滋味從中進去,也就更入味了。
白菜看著多,但炒了就沒多少。
景婳看了看五輪車,先放了一大盆出來,剩下的依舊放進背包格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