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阿紅的塑膠紅凳子成了第四個排隊的物體。
林嘉樹看到有人跟風。
很好。
魯迅先生說,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排隊的人多了,也就證明更多的人認同這個排隊方式,增加排隊的權威性,后面不會隨意“造反”。
阿紅不放心,跑回鋪子,找了個張紙,寫上“阿紅”兩個字,再跑回排隊的地方,將紙貼在凳子上面。
嗯,她端詳了下,很好,不怕別人弄錯。
她覺得這樣排隊挺好的,不用到時擁擁擠擠一窩蜂涌過去。
阿紅回去,連忙招呼附近幾個玩得好的鄰居也拿東西去排隊。
鄰居聽說,連忙有樣學樣把自家凳子拿過去,排在阿紅后面。
幾人不知內情,都覺得這個牌子是景老板弄的,覺得這是“官方”排隊,很放心地走了。
彭清和蔣雨菲在附近訂了酒店,一放好行李,就過來花陽夜市。
看到如此別致的排隊方式,和昨晚她們在視頻里看到的跑步爭奪前排的樣子完全不一樣。
蔣雨菲點評:“這個排隊方式,一看就知道是大學生弄的。”
簡直是刻在骨子里的排隊基因。
而且,行李箱就這么大咧咧地放在這里,人不見蹤影,主打對祖國治安充滿莫名的信任,不怕丟。
早就畢業的她必須加入,向大學生的心態學習,爭取年輕幾歲。
蔣雨菲把折疊椅打開,按順序放在后面。
“我們去買幾樣東西過來,邊吃邊等。”
兩人買好東西回來,看到有幾個人圍著前面的排隊牌子打轉。
蔣雨菲當起了排隊判官:“你們還在看什么,快過來放個東西,按順序排隊呀,不然待會兒更多的人來了,你們就得排后面了。”
幾個熟客一聽,都不好意思質疑這個牌子到底有沒有用了。
大家都這樣排,他們就跟著唄。
景婳的凳子數量有限,他們每人人手一把凳子,已經是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