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所有官員都用一種震驚的目光看著秦王,又看看那個坐在那里,同樣驚訝的少年。
請一個被罷官奪爵的庶民,來主持廬州防務?
這……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王爺,萬萬不可啊!”
一名看起來有些年紀的官員立刻站了出來,他是廬州府的通判,主管錢糧,為人向來謹慎。
“陳公子雖然才華橫溢,但畢竟已被罷官,如今只是一介白身。讓他來主持軍政大事,恐怕……于理不合啊!朝廷那邊也不會認可,只怕還會降罪下來!”
“是啊王爺,”另一名武將也跟著說道,“軍國大事,豈同兒戲?陳公子從未在廬州任職,對城中軍務一無所知,貿然將指揮權交予他,若是出了差錯,后果不堪設想!”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倒不是他們對陳平川有意見,而是這件事,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不符合規矩。
陳平川沒有說話,他已經從驚訝中平靜下來,望著秦王,想看對方怎么說。
秦王直起身子,冷冷地掃了那些反對的官員一眼。
“于理不合?”
他冷笑一聲。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大敵當前,馬上就要城破人亡了,你們還在這里跟本王講規矩?”
“你們誰有本事,能退了城外那數萬賊寇?誰有?站出來給本王看看!”
秦王聲色俱厲,一番話,問得那些官員是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是啊,他們誰都沒這個本事。
就在這時,廬州知府站了出來。
他對著秦王,又對著陳平川,深深一揖。
“王爺所言極是。”
知府抬起頭,目光誠懇地看著陳平川。
“下官雖未曾與陳公子謀面,但忠勇侯在順城的事跡,早已傳遍天下。以千人破蠻族五萬鐵騎,此等戰功,堪稱曠古爍今!”
“更重要的是,陳公子不畏強權,為民請命,最終卻遭奸人所害,被罷官還鄉。我等讀書人,雖身在鄉野,卻也知曉忠奸善惡!”
“下官相信,陳公子絕非浪得虛名之輩!”
說著,他再次躬身。
“若陳公子肯出山,下官愿聽從調遣,絕無二話!”
知府這番話,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