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戲,喻青松接到了張翡的電話。
小林找全了影后們出演的影視劇,卻在表演課上犯了難,不得不求助從燕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張翡,從她那兒得到了一批課程。
張翡打電話是來告知喻青松不要外傳的,順便勉勵一下年輕人,什么她聽說喻青松在劇組很努力,希望喻青松繼續保持云云。
言辭切切,仿佛母親對孩子的叮囑。
喻青松:“你感冒了嗎?好重的鼻音。
”張翡的嘮叨卡殼了一下,隨即敷衍過去,“沒事,剛睡醒罷了。
”喻青松抬手看表,工作日下午三點半,德亦什么時候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睡覺了?結束與張翡的通話,喻青松聯系劉宜欣問情況。
劉宜欣問了一圈才帶來消息。
原來張翡是位單親媽媽,最近女兒生病需要做手術,張翡請假沒請下來,找護工陪床又放心不下,只好每天醫院公司來回跑,天天遲到早退,弄得演繹部領導很不滿意。
至于張翡聲音為什么帶鼻音,劉宜欣猜測可能是跑醫院太頻繁被傳染了流感。
電話那頭,劉宜欣困惑不解,“問這個做什么?”喻青松考慮幾秒,道,“我合同里有一條約定,在我進組期間,公司必須為我配備一位專門的表演老師,對吧?”劉宜欣點開保存的合同,仔細查看,“是有這么一條。
”喻青松:“那你去聯系演繹部,就說我點名要張翡來擔任我在劇組的表演老師,然后你私下叫張翡去醫院陪女兒就行。
”薅公司羊毛嘛,順手的事兒。
“這……可以是可以。
”劉宜欣猶豫,“但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們雖和張翡認識,但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個下午的交情,且事情本身屬于張翡的工作職責,不存在欠人情的問題,何必為她的事自找麻煩?劉宜欣如此這般說了,喻青松卻覺得很好理解
。
“對我來說不過是順手的事情,卻是人家正需要的,何樂而不為呢?”想了想,喻青松又加了一句,“宜欣,你比我更懂做經紀人,但我進圈這么多年學會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積累人脈只怕麻煩少,不怕麻煩多。
”和人交往,交善最好,交惡也能接受,最害怕的是沒有任何關系。
交善好理解,交惡能接受則是只要不涉及底線,惡也能向善轉變,就像喻青松和周同濟。
最害怕沒有關系,是說你根本找不到與人的相處的突破口,永遠不可能將對方納入自己的關系網。
劉宜欣似懂非懂,“這樣啊。
”掛了電話,喻青松心情頗好。
其實她的話沒說全,拋開付出和得到的性價比不談,促使她動用藝人特權的根本原因在于,這是一個專屬于張翡的拉近關系的好時機。
和人交往,還得分清對方是什么人。
比如助理小林這類員工,想和她們打好關系,只需要按時發工資、節假日發獎金,休息時間不打擾,少做腦殘老板,表現出些許尊重即可。
比如周同濟這類合作伙伴,則需要展示自身能帶來的利益,表明雙方的共同目標,在此之外適當展現出一定性格和無傷大雅的缺點,為合作關系鋪上一層朋友的偽裝。